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

很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便各种体能锻炼,身体处于过劳状态,其实对身体是一种伤害,然后身体再修复,从而变得更强。运动员大多由于过分开发自己的身体,涸泽而渔,为了短期达到目的将人体的能量逼到了极致,挑战极限往往要付出代价的。由于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潜在伤害。当然运动理论在不断进步,训练也在越加科学。更好更快更强本质上就是反人性的,没有最高只有更好,这就意味着要追求极限,人本来就是有极限的,也是肉眼凡胎,没有办法脱离自然基本规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对的,水是中国文化非常推崇的,上善若水,流水不争先,争得就是滔滔不绝。争就要付出代价,没有无缘无故的超越,当这种代价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伤害也会积少成多,积劳成疾。以追求极致状态的为目标的状态都值得警惕,身体有时很脆弱,强大的时候宛如无所不能,脆弱时一个小动作就骨折了,有时伤害是潜移默化的。科学训练至关重要,不只要关注运动生理,还要关注运动心理,人不是机器,机器还要润滑油呢!人的心理状态也不都是一直饱满,昂扬,心理状态不好也不能勉强运动。按中医观点心属于君主不会有病,有病都是心包膜,心理状态不好,气就不聚,气少命就短,人命讲气数。

很多人认为生命在于静止,静止可以减少生命能量的消耗,从能量的观点,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大家以乌龟为杰出代表。所谓的千年王八万年龟,龟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长寿,代表着长生。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找到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靠,开始了躺平的生活,比较流行的就是葛优躺。只要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躺着。身体能不动则不动,连思想也跟着开始僵化,能不思考则不思考,美其名曰,大脑虽小,消耗极大,占据了身体能量消耗的1/5强。殊不知即使是躺着也要翻翻身,否则血都停止了,躺着其实并不是积极的休息。就是葛优躺也是只适合葛优的,你看葛优那么瘦,他的那个技术动作对身体的伤害其实还没有那么大,如果你比葛优又重又胖,那你像他一样躺,对身体相关部位的压迫其实要大得多。可以向别人学习,绝不能盲目地去学,必须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才行。根据中国的养生理论静坐,站桩都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因为按照中国文化的观点静极生动,当静到极点的时候,身体反倒开始了内动,所以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这种蠕动带来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那种内动。中国的养生的方法有呼吸吐纳之术,看似没动,其实他在利用呼吸来调整自己的内运动,不知道乌龟是不是也在不动的时候在练习呼吸吐纳?我们不得而知,欲知详情,只能问问乌龟了。所以我们不能不求甚解,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否则只能刻舟求剑,甚至导致的结果是邯郸学步,贻误人生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涸泽而渔   乌龟   中国   极致   消耗   能量   代价   呼吸   观点   身体   状态   极限   理论   代表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