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的副业与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种地之间的关系特性分析


生产队主要任务是种地,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生产队的劳动力对于耕种队里所属的耕地来说也是比较充足的,生产队同时也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任务,不但要组织好农业生产,还要参加一些国家建设,同时生产队也开展着一些自营性非农业的工作,当时大家称之为“搞副业”,所谓的搞副业其实就是组织社员到一些非国家分配的建设工程中去干一些劳务性的活儿。

生产队搞副业,生产队人员比较多,社员中总是有几个能说会道的人,这几个能说会道的人经常出外给生产队联系活路,谈好之后以生产队的名义进入建设项目。以干劳务为主,在组织社员参加外出劳动时,一般以青壮年劳力为主,凡是参加外出劳动的社员队里给记工分是比较高的,外出人员基本上可以保证每天有活干,加班加点有另外的工分,同时每人每天还有一点点现金补助,一般就三两毛钱。吃饭由生产队统一起灶,所以条件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好的,社员们对于外出干活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务工期间所挣的钱由生产队统一结算,归生产队所有,年底时把所有收入进行统一计算后分摊到每一个劳动日中去,这个时候大家才能够知道干一天活挣了多少钱。

生产队的副业与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种地之间的关系特性分析

农民工正在干活


妇女队长领导干农活,每一个生产队都至少有一位妇女是队队里的干部,外出干活时一般情况下队里主要干部是要一同前往的,有时包括队长队也不例外,有一些闲言碎语说队长是去工地上混吃混喝去了,同时还挣个大工分。不是农忙的时候农活的任务就交给了妇女干部(一般叫妇女队长)去安排和管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了,妇女干部就安排着年龄偏大的社员和妇女社员干一些日常农活。

农民工外出务工,分田到户以后,实际上外出务工的人员还是以青壮年为主,只是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组织者正规一点的叫法是“劳务公司”,但劳务公司成立的比较晚,之前是“包工头”,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家总是习惯叫包工头。务工人员所挣的钱大多是按月结算,而且在干活之前一般都是先谈好工价的,所以比以前的那种办法要直观得多,普遍受务工人员的欢迎。

生产队的副业与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种地之间的关系特性分析

外出务工

留守老人妇女在家务农,现在经常能够看到在家务农的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妇女,其实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的生产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收种大多数以机械为主,人的劳动强度远没有过去大,和生产队时比较一下妇女老人种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总的来说,农民始终在劳动力方面是主力军,年龄大了之后不能外出劳动了,在家种地既是一种乐趣,也是对身体的锻炼,感觉比城里人掏着钱去锻炼身体要好得多,只是老农民的收入有些偏低而已。种地打粮既可以自给自足,又可以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生产队的副业与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种地之间的关系特性分析

老农民在种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生产队   副业   农民   工分   青壮年   能说会道   农活   包工头   社员   劳务   劳动力   队长   特性   妇女   干部   关系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