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已是历史名称,现在统称为劳动者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已是历史名称,现在统称为劳动者

劳动力市场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等是对不同来源的劳动者在特定时期的特殊称谓,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机会的增加,他们早已融入到了各类就业的岗位上了,只是 就业稳定性比较低一些,换岗和暂时性失业的频率比较大而已。所以就被统称为灵活就业者。进入各类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和性质应该说是非常简单了,作为用人单位来说招收进来的都是员工,只是员工自己对自己的身份或性质非常在意。

各类性质员工的形成,一、下岗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严格地说是有一定区别的,下岗职工是指以前的全民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改变时产生的多余人员,让他们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从而同企业脱离关系,推向社会自谋生路,有部分人员享受过国家相关特殊政策。二、失业人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把企业推向市场后而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以至于无法正常运营后处于停业状态,这些员工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企业“放长假”了,而不是员工下岗了。到现在为止很多这类企业的名称、法人身份仍然存在。三、农民工,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在土地上的劳作除了耕种土地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啥活可干了,他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工作,这样一步步地走出农村进入到了城市里,从事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非农业工作。

老企业改制,新企业直接进入新体制,当城市改革把原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一步步改成了某某有限公司的同时,更有数量特别庞大的新办企业不断诞生,他们的名称直接就是某某有限公司,这样的现代性质的企业,在用工方面出现了更加灵活、更加有利于劳资双方的模式,叫“双向选择”,企业可以选择员工;员工也可以选择企业。

人口红利的实质,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发展迅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红利实际上就是众多的劳动者和较低的劳动报酬。下岗的、失业的、农民都加入到了这个低收入的群体里,人多岗位少,再加上以前体制内的工资水平,大家感觉到能够拿到那样的工资或者略高一点就非常满意。靠这些人的付出成就了很多早期在这个巨大而古老的土地上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业。劳动者当时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能够领到工资就可以了,对于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要求,随着政策的完善,劳动者的觉醒,情况不断发生着变化。

劳动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政策一开始其实很明确,那就是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员工和企业是雇佣和被雇佣的的关系。每一个自然人都有资格和权利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可以设立独立的法人实体,从事经营活动。也可以进入到任何单位从事工作,不论从哪来,大专院校毕业生、海归知识分子、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或农民,只要能够同企业达成协议就是员工。互相的责任义务以合法为前提,具体内容以协议为准,这就是劳动合同。

劳动者保障,按正常情况劳动者所签的劳动合同应该包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后来规范成了五险一金。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问题大多数劳动者都没有解决好,这里边的原因特别复杂,有政策方面的,也有企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总之解决的很不好,出现的问题很多,下岗失业人员没有连续缴纳社保,农民工社保异地转移困难等等,导致以后退休时出现困难,同时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迫使把延迟退休提上议事日程。归根到底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以个人名义同企业签劳务合同时根本就不了解这些政策。二是人多岗位少,企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比较大,劳动者比较被动,工作的稳定性太差,就业者经常出现间断性的失业和换岗等 。以后应该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农民工   劳动者   下岗职工   全民所有制   统称   红利   业者   岗位   性质   人口   身份   员工   名称   农民   政策   历史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