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匮乏和丰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现在普遍感觉到物质条件比较好,各类生活物资特别丰富,但幸福感却觉得没有以前高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现在不妨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以前的物资基本情况,物质生活方面总体上来说,物资是比较紧缺的,农村生产队所打的粮食、蔬菜、水果、棉花等首先保证的是国家任务,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比较低的,最后到农民手中时已经不是很多了,农民地物质条件也就不会太好。而城市居民方面呢,由于总量比较少虽然农民缴纳的不少,但是总体上还是不够充足,城乡群众都感觉日子比较紧张。吃粮要两票,买布要布票,购买工业品要需要相应的购货票证。住房方面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家几代人挤在一个屋子里是很平常的事。

物质匮乏和丰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落后的耕作方式


幸福感的源泉,物资少不等于没有幸福感,这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以前的一种感受。财富很有限,城乡居民、农民在自己所在的范围内差距不是很大,心理上起码是平衡的,攀比的念头始终就没有出现,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也就感觉到都很幸福。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个人的努力各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个时候攀比之心由然而生,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心理总是不能平静,总是为人家的丰富物质生活享受而寻找不正当来源。失去了自我的平衡点,给自己找不幸福的事端。也有个别人感觉到自己的无能,总想通过各种方法改变现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流与自己所处的位置,社会成员们的积极参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社会成员参与的方式方法从古到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如何定位自己,自己能做些什么,做了之后能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由自己去定位和构想的。在任何时代,抬轿的总是多数人,坐轿的总是少数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坐轿当老板的人总是少数,这些人谋求的是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或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而抬轿的广大劳动者谋求的是有活干,可以挣到应有的工资,这样收入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但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各个大老板并不是每天都能够享受在赚大钱的幸福之中。而打工者在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总感觉到工资太低,这样以来对于幸福的理解就不得不发生变化,显得好像都失去了幸福感。

物质匮乏和丰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打工者在上班


现实情况,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中,门户礼节、婚丧嫁娶、孩子就学、就医看病、买车买房等等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这一个个的事情地解决哪一个离开了钱都是办不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挣的钱在这些事情面前永远是不够的。就说我们自己把标准降低一下,一方面是面子上过不去,二一方面别人未必就同意,给孩子找个媳妇,女方是很难认同我们降低标准的观点的,现在是有物质,只是自己的条件达不到,有这么多的事情形成的压力,幸福感怎么能够有呢?所以要提高幸福感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努力地工作,给自己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物质匮乏和丰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车房一起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幸福感   物质   婚丧嫁娶   物质生活   匮乏   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   差距   物资   事情   条件   农民   关系   财富   幸福   社会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