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农村集市,人头撺动的景象逐步成为过去

在农村很多建制乡镇或者比较大的自然村按照农历日期像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的安排有集市,农村人习惯称之为“过会”,而去集市上走动或者购买生活用品的行为称之为“上会”、“逛会”。附近村庄人们对于去会上购物比较重视,即便是不需要购买商品,也有可能在邻居们的纵容下一起去会上闲逛,从而给过会增加了更多的人气。人常说有个卖啥的就有个买啥的,有些东西非当时必需,但是发现了就顺便买下,这样对于商贩来说等于扩大了销量,所以卖货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市上人流量的大小。同时对于必需品而言如果错过了就要等上几天到下一次过会,而在等待的这几天时间里很可能家里的油盐酱醋就会出现断档。

热闹的农村集市,人头撺动的景象逐步成为过去

集市


在农村发展集市贸易由来已久了,自从人类出现易物交换以后其实各种市场就已经出现了,人们为了使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增加的人口,逐步发展起来了村庄,村庄中的住民活动范围大都在其周围,以种地吃粮为最基本的形式,但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还必须有一些粮食以外的产品,这样就为交换物品创造了前提。为了方便大家获得产品,就有人把东西拿到居住地比较集中的地方,逐步就形成了固定模式的集市。集市的规模和销售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慢慢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集市上的经营户:以前交通和通讯不是很发达,商品从生产到集中交易再到零售,这中间的各个环节都是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而且各级各部门的价格信息根本无从获得,无论从路途上还是时间上对于直接消费者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给商贩从中赚取差价提供了机会,他们把商品从集散地以批发的价格买到手,然后再拿到农村集市上以比较高的零售价卖给消费者,从而获得批零差价,在满足了消费者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商人对利润的追求。

热闹的农村集市,人头撺动的景象逐步成为过去


集市的没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使农村大量年富力强的人员纷纷离开了农村,农村中的消费主体人员普遍都在大幅度减少,同时网络销售几乎遍及了全国城乡的各个角落,网络销售有着一个非常透明的价格优势,几乎致小商贩那种简单地加价的经营方式于死地。集市上的小商贩面对的客户群体仅仅剩下了一些农村留守老人了,而这些老人的消费能力是非常有限,致使很多原来热衷于农村集市经营活动的商户们纷纷逃离了农村集市,农村集市走向衰落乃至停市已经基本上常态化了。

热闹的农村集市,人头撺动的景象逐步成为过去

衰落的农村集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集市   集市贸易   农村   小商贩   商贩   会上   差价   人头   村庄   称之为   景象   热闹   消费者   东西   人员   时间   地方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