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类降糖药物你知道多少?

口服降糖药是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控制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案,市面上口服降糖种类繁多,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要求,禁忌3事项,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常见口服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物。

磺脲类降糖药物你知道多少?

磺脲类降糖药问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首次发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法国内科医师Janbon在临床中发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考验,研究表明磺脲类药物有可靠的降糖作用,目前仍为应用最多、最广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

1.增强胰岛素对肌肉和脂肪组织碳水化合物转运的作用,即加强胰岛素对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

2. 增强肝脏胰岛素作用,抑制肝糖元输出。

3.减少胰岛素在肝脏的降解。在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主要形式是糖原和脂肪的合成。

磺脲类降糖药物对并发症的作用

磺脲类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和纤溶作用提示其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而抗动脉粥硬化作用则可能对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磺脲类降糖药物你知道多少?

磺脲类降糖药物疗效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是相对于血糖而言,而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分泌缺陷。在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患病初期血浆胰岛素在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但对其高血糖而言胰岛素相对不足,仍存在相对性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治疗初期应该对磺脲类降糖药物敏感。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将逐渐下降。

良好的血糖控制,将有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所有影响胰岛素作用和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如饮食控制不当、感染、应激等均会明显降低磺脲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当疾病进展到相当程度,单用磺脲类药物血糖仍未能控制达标时,应及早联合用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磺脲类降糖药物你知道多少?

磺脲类降糖药物常见反应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致分为低血糖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其中低血糖是磺脲类降糖药物最重要且可能致命的不良反应。因此有效预防、早期识别和正确及时处理低血糖是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临床内容。

磺脲类降糖药物你知道多少?

符合以下情况的患者可能对磺脲类将血糖反应良好:

1.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胰岛功能。

2. 40岁以后发病。

3. 糖尿病病史短,无糖尿病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脂正常。

4. 体重正常或轻度肥胖。

5. 未使用过胰岛素或每日低于40U的胰岛素即可良好控制血糖者。

6.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和胰岛素抗体均为阴性。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1型糖尿病或胰性糖尿病。

2.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3.手术前后患者

4.合并严重感染

5.应激或严重创伤

6.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7.既往对磺脲类降糖药物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8.磺脲类药物有过敏或与磺脲类药物有相似结构的药物有过敏史。

9.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极易导致低血糖。

10.严重心、肺、脑等并发症

11.血液病

12.活动性肺结核

13。严重的垂体功能和甲状腺功能不全

1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者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酌情调整

2.肝肾功能不全,磺脲类药物剂量宜偏低或改用胰岛素

3.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不宜使用磺脲类药物。


代表药物

  1. 格列苯脲(优降糖)
  2. 格列齐特(达美康)
  3. 格列吡嗪(美吡哒)
  4. 格列喹酮(糖适平)
  5. 格列美脲(万苏平、亚莫利)

大糖医是一个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医院专业内分泌医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关注大糖医微信公众号,或在苹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载“大糖医”,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获得医生专业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药物   酮症   胰岛   低血糖   胰岛素   抗体   并发症   血糖   脂肪   糖尿病患者   肌肉   类药物   糖尿病   作用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