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如何透过资本来看市场需求的价值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相信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但这是否意味着少走了这些弯路我们就能更容易成功呢?

对于处于这个高速增长的时代,我相信我们都或多或少错失过很多机会。

对于错失那些机会的我们是否该懊悔呢?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聊聊现在娱乐圈的一些趣事:

“小鲜肉的高价片酬是否合理”

之前有个被热议的话题就是“近40位戏骨”担当,所有的演员总片酬却只有4800万元,都不够眼下一个当红偶像演员一个人的片酬。

甚至还惊动了国家,说要给“小鲜肉”们限薪。

有些人觉得凭啥我辛辛苦苦干几十年还不如他出演几天来的钱多。

其实你只是看到了台上观鲜那几个人,你并没有看到成千上万去参加商演被淘汰的那群人。

就说至于传播渠道吧,我们有国家电视台,市有市的,省有省的,还有民营的。

据统计能够靠市场能力盈利的大约只有20%,剩下的80%都在亏钱。

如果没有莆田系提供资金,他们都办不下去。

电视台能够独立存在,本身就不符合市场规律。

也有一些报告说演艺圈二线的小美女,你觉得你值那么多钱吗?

她也觉得不值,也很奇怪居然有人愿意给她那么多钱。

既然钱拿多了,在这个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必然有它的原因,大家骂这个现象不合理,虽然解气,但是对自己一点益处都没有。

不如搞清楚这个不合理现象背后的原因,看看我们如何能够从中获利。


先讲讲观众,他们觉得“小鲜肉”们片酬过高,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他们在追明星,才将明星们的身价抬了起来!

如果大家都不去看“小鲜肉”演的戏,片酬自然没有那么高。

当然,看了演几十年戏的面孔,总希望看到些新面孔。

在世界的娱乐圈里,当红明星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而所谓的老戏骨,说实在的都是过了气的演员,这些年真没有拍出过什么拿得出手的片子,所以很多观众好像见过这个人,至于作品很少

如果让那些老戏骨去拍现代的一些偶像剧,恐怕那些批评“小鲜肉”的观众自己都不会去看的。



“小鲜肉”如何透过资本来看市场需求的价值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的工薪阶层而已:上一天班累了,回到家后就想赖在沙发上娱乐一下开开心,这才让一些极俗气却能逗乐的节目有了市场。

因此,那些思想内容再好的节目,如果背离了人的这个本性,其实是很难赢得大量观众的。

对于投资人来讲,为什么要出大价钱请“小鲜肉”们拍戏?

至少片子能播,成本能收回来。

请一个吃不准的演员来拍,虽然成本低,有可能利润较高,但更可能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因此,大家为了稳妥起见,只好花大价钱请一线明星来拍了。

如果所有投资人都这么想,当红明星的片酬被炒上去也是必然的。

我们在来说节目:90%没有可看的价值,剩下的10%同质化严重,既然同质化严重,那就只能看哪个台的节目是明星主持的,或者哪部电视剧是大明星出演的了。没有那些可以吸引人的明星,同质化的节目基本上就没有收视率。

通常那些题材比较沉重的影视作品,如果没有补贴是挣不回钱的,这是市场规律。

拍电影不是做情怀,也不是做慈善,如果不是为了盈利,那目的和投资没有可比性。



很多人试图从道德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批评“小鲜肉”们,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其次是关于娘炮,也就是“颜值”。

你可以说他背后传递了一种不良的价值观。

很多人批评“小鲜肉”是因为盛行破坏了市场规则,降低了作品质量,但实际情况却相反,他们盛行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市场规律,恰恰是因为观众需要这样所谓“低质量”的作品。

很多人拿小鲜肉去和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艺术家们,其实没有必要去对比。

只不过,不少所谓的“戏骨”,当年也不过是“小鲜肉”,或者靠颜值吃饭,看到今天“小鲜肉”们大把挣钱,多少有点酸劲儿,这恐怕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了。

其实在投资领域,因为一次正确的投资赚了大钱的人大把人在。

哪怕他们看似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但是他们判断是否该投资的思路是正确的。

而困难就在于你能否长期做正确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鲜肉   片酬   同质   不合理   规律   观众   批评   演员   资本   正确   现象   原因   节目   价值   机会   明星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