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保健商忽悠,阿司匹林仍在神坛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绝非偶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医疗卫生界,主要是欧美国家,已经进行了至少几百个按循证医学要求设计的临床试验,至少有几十万人参加,涉及几千家医疗单位,尽管也有负面报道,但正面报道多得多,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的最终结论是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病方面,不管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均有肯定疗效。尽管出血等副作用有所增加,但利远大于弊,被称为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基石,并经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和降血压药、他汀类降血脂药并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三驾马车。尽管质疑声从未间断,但从不占主流。前几年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两个实验,观察危险人群2万多人,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4%的心脑血管事件,降低12%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至于出血增加,与既往研究没有大的矛盾,不足以推翻已有结论。

别听保健商忽悠,阿司匹林仍在神坛

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础药物

近年来有保健商人钻医疗卫生界争论的空子,放大对己有利的报道,竭力攻击阿司匹林。标题耸人听闻,说什么“阿司匹林已经走下神坛”,把保健品吹成既高效又安全、即预防又治疗的神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吃保健品。其中有一种保健品叫“纳豆激酶”,是大豆经发酵提取的一种物质,商家宣称纳豆激酶可“溶解血栓”,但没有像样的研究,证据严重不足,至今并没有被医疗卫生界承认和接受。且不说疗效不肯定,即便纳豆激酶确实可以溶解血栓,但也必须进入血管才能发挥作用,而目前并没有相关针剂投入临床。纳豆激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很难完整地经通过胃肠道而不受各种消化酶的破坏,故口服很难奏效。商家相关资料也承认纳豆激酶不耐酸,在胃中可完全灭活。

业内人士都知道,没有血小板在动脉内膜破损处的凝集就不会形成动脉血栓,阿司匹林恰好能抑制这一过程,属于“防患于未然”。且阿司匹林价格低廉,国产阿司匹林肠溶片一个月只需几元钱,拜阿司匹林也不过十几元钱,最贫穷的老百姓都可以吃得起。对照保健品动辄上百元、几百元一瓶的天价(到底什么东西?只有鬼知道),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2018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阿司匹林   牛津大学   世界卫生组织   哈佛大学   百元   消化酶   激酶   神坛   血栓   医疗卫生   动脉   疗效   保健品   结论   全世界   商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