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挂壁公路及其他

隧道,工程学名词,是一种修建在地下或山中、两端有出入口、断面积大于两个平方、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工程建筑物,起源不可考。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18世纪以前纯人工挖掘的隧道只是凤毛麟角。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用于通行的隧道修建于公元前22世纪古巴比伦城幼发拉底河下,全长约900米,其中河床下面只有180米,是在旱季河流改道后明挖砖砌而成的,因全是泥土,施工相对容易。最早的穿山隧道完成于公元前36年的意大利,长1500米,宽8米,高9米,因山体是较为疏松的火山岩(软岩),施工难度并不大。最早的硬岩(石英岩、花岗岩、石灰岩等)穿山隧道当属开挖于公元前66年我国东汉时期的石门隧道,位于陕西汉中北17公里的七盘山下,全长约18米,宽4米多,高不足4米,据说是用火烧水激法,历时三年才完成。若放到现在,也就是1周的工作量。

  大规模挖掘穿山隧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始于19世纪、盛行于20世纪、火车汽车炸药相继发明以后。我国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其中的50~70年代则呈井喷式发展。不同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既有资金的高投入,又使用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我国隧道挖掘的特点:①规模数量无人可比。既有国家级、省级,也有县级、公社级,甚至还有村级,郭亮村挂壁公路就是村级,大名鼎鼎的红旗渠(通水)则属于县级。②几乎全凭人力。我国由于贫穷落后,除少数国家重点工程外,绝大多数用的是原始工具,使用少量炸药,付出了极大牺牲,几乎每条隧道都有几名、十几名甚至几十名烈士。③几乎零投资。在毛泽东时代,人们以谈钱为耻,谈奉献为荣,没有工资奖金,人人怀揣理想,自带干粮铺盖,饿了啃干粮,渴了饮山泉,累了睡山洞,其从事的事业、精神和事迹可歌可泣,肯定是空前的,说绝后也是可以的,因为没机会了。

隧道、挂壁公路及其他

人工挖掘隧道

  挂壁公路属于穿山隧道的一种,用于通行,分布在我国的南太行和晋东南,大概有七八条,多挖掘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以郭亮挂壁公路(长1300米)和山西陵川锡崖沟挂壁公路(长8公里)最为有名。一般的穿山隧道不管有多长(媒体报道有长几十公里的),在隧道的两头仅能看到两个出口,中间部分从外面是完全看不到的。而挂壁公路则不同,因沿绝壁挖掘,隔一段掏一个窗户,既便于出渣,大大减少劳动量,又能通风采光,解决照明。对面望去宛如一只只眼睛,一串串珍珠,再加上高山流云、满目青翠、鸟语花香、深难见底的如劈绝壁和峡谷里的流水淙淙,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见到。这就是挂壁公路的独有魅力。

隧道、挂壁公路及其他

郭亮挂壁公路

  说实话,论施工难度和工作量,普通穿山隧道要远远大于挂壁公路。在上世纪50~70年代,因电力缺乏,没有电灯和鼓风机,许多地方照明靠马灯,爆破后排烟靠扇风,破岩靠大锤钢钎,出渣靠肩挑车推。隧道越深,施工难度越大。我老家就有一条公社为水库配套而组织挖掘的穿山隧道,长度宽度高度均不亚于郭亮挂壁公路,而且是双层,下层通水,上层通行,58年开始,到60年代末才完工,整整干了十几年。我四叔就是当时的挖洞民工,据他讲,放炮后2小时内洞内烟雾弥漫,空气稀薄,人根本进不去。一般都是上午放炮,下午出渣,或晚上放炮,第二天出渣。

隧道、挂壁公路及其他

红旗渠青年洞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前那种遍地开花、采用原始工具挖掘隧道的热潮终于停止了,我们终于可以和发达国家一样投入雄厚资金、购买和研制先进施工设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挖掘隧道了,从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显著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地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我们外出乘车穿越各种隧道、尽情享受方便快捷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时,请不要忘了我们的先辈为了建设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如若不信,请看印度。

   2019.5.2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幼发拉底河   红旗渠   隧道   公路   绝壁   干粮   炸药   公元前   工作量   县级   发达国家   难度   年代   我国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