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从这天起,昼渐短,夜渐长,我们离太阳就越来越远了。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总得做点什么才有仪式感。那么夏至,干点什么呢?

夏至——是自然界阳气越来越盛的标志,人体在这时候要顺应天时,养好阳气。《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夏至,还有一谐音梗儿——“夏治”,冬病夏治。也就是说冬天里常发的病,在夏天开始疗治。这到底有没有道理?背后有什么医学依据呢?

还来看《黄帝内经》,里边讲到:“长夏胜冬”,意思是,在五行当中,夏季对应土,冬季对应水,土能克水。因此,冬病需要夏治,有几分道理。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那么什么是“冬病”呢?

“冬病”,指的是那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者症状加重的疾病,比如感冒、咳嗽、气短、慢支气管炎、肺气肿、腰痛、背痛、关节痛、风湿病......等等。这些病往往产生于夏季,只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是潜伏在体内,到了冬季天儿一凉下来,就会发作或加重。

另外,正因为冬季常发或加重,所以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投医治疗也往往集中在冬季,一旦入夏病情见缓即停用药,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不断反复和加重。

因此,从入夏开始,就必须处处注意与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在夏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到了冬天症状会有所减缓,发作的次数会减少,甚至可以达到冬天不发病。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黄帝内经》真是个宝藏秘笈,那么早,就把人体能得那么透,道理讲得那么直白,看晚了真是人生一大损失(聊多了)。

《黄帝内经》中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道理讲得多清楚:第一是告诉大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阳气盛,就是要养生发之气,就应该顺应天时,早点起床,户外活动出出汗,借老天之力蓄积阳气;第二是告诫我们,如果夏天不养阳气,秋天就没有收成,冬天就会过苦日子,得“重病”,或者委婉点说是加重病情吧。

于是,自古民间就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儿和各种各样的方法,核心就是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疾病发作缓解这个有利时机,进行治疗,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以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冬季发病的目的。而且,夏令三伏的时候,人体气血充盈旺盛,腠理皮毛疏松开泄,这个时候用药,更容易内达病所,激越人体正气,降低“冬病”发作。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夏治,怎么个治法儿呢?

冬病夏治,未病先防。三伏贴、三伏灸、刮痧、足疗,这些年都很盛行,趁着天时治起来,不致落下“冬病”伤身,是不错的养生之道,大可根据自己的习性和喜好,选一种坚持治下来,一定好过冬。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日常起居如何“夏治”。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1.冬病夏治最忌“贪凉儿”。如今无论起居在家,还是出门在外,炎炎夏日处处有空调,进出西服领带,终日恒温无汗,是不少年轻人过上“高配生活”的标志;可是科技能加速,但几千年缓慢进化的体质加速不了这么快,于是“寒邪致痹”近些年来十分常见。这些,需要自己慢慢调理。

不贪凉,不久居空调屋,空调避免直鸣,温度不规定26度,但比自己习惯的再调高1-2度,时常通通风;

不贪凉,走到户外多出汗。避开毒日头大晒,选择一早一晚,多些户外运动,出出汗,排排毒,最有利于身体的调养;

不贪凉,必须忌嘴少食冰。一般来说,人的正常体内温度接近摄氏37度,不管冰品多冰,终究需要运用自身的阳气将汤水或食物降成身体原本的温度,对于寒性体质的病人更加不利。夏至时分,人体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冷食更是不宜多吃,否则贪多定会寒伤脾胃。因此,无论是男士或者女士,都建议少吃喝冰品,切忌空腹吃喝冰品。

推荐食物:西瓜、绿豆汤、凉茶、酸梅汤,这四样儿可以换着样儿的吃,就是不要太凉。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2.冬病夏治饮食跟上

夏至食苦冬不苦。夏至时节容易心火过旺,吃些苦味的食物有助于降心火,还能促进胃酸分泌,增进食欲。带苦味的食品中有可可碱和咖啡因,食用后能提神醒脑,让人从夏日热烦状态中松驰下来,恢复精力。夏季出汗较多,还可以喝点带苦味的饮料,绿茶、苦茶、苦菜、苦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了苦味,你还可以多吃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夏至养胃大法:桂花乌梅汤

材料:乌梅、陈皮、甘草、山楂、冰糖、桂花各一小撮儿,可以加点洛神花提色增颜值。

作法:

1.除了冰糖桂花以外,所有材料用清水快洗一遍放入锅中,加500ml水浸泡15 分钟。

2.大火煮沸,改小火熬10-15分钟。

3.滤出汤汁,趁热点缀桂花,温热饮用,也可以放凉饮用。

功效:

乌梅酸收,性酸涩、味平,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作用;陈皮健脾开胃,甘草和中,山楂解腻,桂花芳香化浊,都是对抗长夏的养生食材。常喝,可以解暑、抗疲劳、开胃、降肝火。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冬病夏治”契合“天人相应”的理念,把人置身于自然界,和四季相呼应,顺应天时而动。

夏至了,有些冬天的病,也在夏天“治起来”吧!错过这季,又等一年!

夏至,冬病夏治——夏天就干点夏天该干的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夏至   乌梅   黄帝内经   夏天   心火   陈皮   阳气   苦味   天时   病情   事儿   夏季   冬季   道理   冬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