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最喜欢吃海鲜,尤其喜欢夏天傍晚渔民们自己从海边捞来的小海鲜。不过,现在吃海鲜变得越来越小心,孕期、哺乳期以及给孩子吃海鲜,更是谨小慎微,生怕重金属汞暴露严重。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关于吃海鲜,除了操心汞暴露,其实还有其他要操心的。刚前几天,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预警通告:近期检测结果显示,海虹(又称青口、淡菜、贻贝等)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建议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什么?中毒了会怎么样?哪些贝类里会有这种毒素?如何预防中毒?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01、 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神经性毒素,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总称,目前已知的有20多种,包括石房蛤毒素。各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化学结构在1957年被首次确认,分子式为 C10H17N7O4。


麻痹性贝类毒素并不是贝类产生,而是主要由双鞭甲藻产生。特定的气候和水质条件下,双鞭甲藻迅速繁殖,可使海水变成红色或棕色,形成“赤潮”。每年4-6月,环境污染较严重地区的沿海都可能发生赤潮。


贝类是滤食动物,它们通过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食物颗粒来获得食物。当海水中存在大量双鞭甲藻时,比如赤潮时,贝类就可能因为滤食有毒藻类而大量积聚麻痹性贝类毒素,尤其是在消化腺和生殖腺。


人们吃了这些被污染的贝类,就可能出现中毒,也就是麻痹性贝类中毒(PSP),导致中毒的毒素由甲藻中的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产生,统称为石房蛤毒素。


02、 中毒了会怎么样?

后果很严重,且没有解药。


麻痹性贝类毒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钠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麻痹。任何人误食被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的贝类都有中毒甚至死亡风险。


误食该毒素后,中毒症状可能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包括:舌头和嘴唇麻痹感、手指脚趾麻痹、发热、皮疹、双臂双腿麻痹、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还可能感觉恶心、漂浮感。


大量误食麻痹性贝类毒素等极端情况下,因呼吸肌、腹肌麻痹,无法呼吸而导致死亡。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可在30分钟内发生死亡。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没有解药。所以,一旦遇上严重中毒,主要的治疗是生命支持,比如呼吸机、供氧等,直到毒素排出体外。度过难关的中毒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不会有后遗症。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图片来源:Pexels)


03、哪些海鲜中会有这种毒素?


各种贝类体内的毒素含量存在地域性和季节性,比如发生赤潮时,贝类体内更容易蓄积麻痹性贝类毒素。


高危贝类主要是海虹(又称青口、淡菜、贻贝等),其他的还有牡蛎、扇贝、蛤蜊等滤食性贝类。


其他的海洋物种,比如海参也可能受到影响。另外,螃蟹以贝类为食,因此也可能积聚一些毒素,比如蟹肉安全,但是在蟹的消化腺和生殖腺中可能有一定积聚。


04、如何预防中毒?


含有中毒剂量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贝类和其他安全可食用的贝类,在外观、气味、味道等各方面并不会有什么差别。因此,判断贝类里是否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唯一方法是实验室检测


而蒸、煮、炒等烹饪过程以及冷冻过程,都不能去除麻痹性贝类毒素。

因此,最大限度地避开可能被污染贝类,是主要的预防方式,比如:


1.积极留意官方的警示通报,包括赤潮预警、高危贝类预警等,及时避开高风险食物。

2.从正规渠道购买贝类,避开产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3. 注意吃和煮的方法,尤其是4-6月等高风险月份,比如: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图片来源:Pixabay)


以上便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和学习的内容,希望有帮助。这篇内容不仅孩子受用,我们自己、家人、老人都受用。建议自己看完了,也让家人一起学习,引起重视。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虽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也许就没有后悔的机会,所以一定要重视预防。关注我,一起做爱科学、有学识的父母。


- 部分参考来源 -

1. Etheridge SM.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sea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perspectives. Toxicon. 2010 Aug 15;56(2):108-22. doi: 10.1016/j.toxicon.2009.12.013. Epub 2009 Dec 24. PMID: 20035780.

2. Cusick KD, Sayler GS. An overview on the marine neurotoxin, saxitoxin: genetics, molecular targets, methods of detec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Mar Drugs. 2013 Mar 27;11(4):991-1018. doi: 10.3390/md11040991. PMID: 23535394; PMCID: PMC3705384.

3.https://www.doh.wa.gov/CommunityandEnvironment/Shellfish/RecreationalShellfish/Illnesses/Biotoxins/ParalyticShellfishPoison

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207102023/http://aquaticpath.umd.edu/toxalg/psp.html

5. https://www.cfs.gov.hk/s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70_02.html

6. http://www.samr.gov.cn/spcjs/yjjl/spyj/202005/t20200506_314990.html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推送精选:

有毒!近期千万别吃海虹(又称青口、贻贝等),煮熟也不行

祐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贻贝   闭壳肌   生殖腺   消化腺   淡菜   赤潮   扇贝   贝类   毒素   解药   操心   煮熟   食物   近期   来源   发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