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难缠的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属于儿科消化系统的多发病。据WHO统计,全球每年10亿人患腹泻病(不包括中国),导致每年500万小儿死亡,因此WHO把腹泻病的控制作为全球战略,同时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儿治疗的难点

小儿不配合治疗,是治疗过程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儿服药比校困难,很多医院,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笔者将近10年来临床常见的治疗小儿腹泻的外治法综述如下。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儿腹泻的病因病机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因素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小儿脾虚泄泻最为常见,小儿的久泻、迁延性腹泻或其他疾病之后发生的腹泻,总是与脾胃虚损有关,且脾虚泄泻患儿既易伤阴又易伤阳,临床可见脾虚小儿易夹食滞,脾阳虚小儿易夹寒食,脾阴虚小儿易夹湿热,脾之阴阳俱虚小儿常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

现行中医外治方法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1.中药浴足疗法:用地锦草50g(鲜地锦草100g),葎草50g(鲜葎草100g),水煎20分钟,如用鲜者煎15分钟,每次洗30分钟,一般患者泡双脚至内外踝,如病情严重者或泡2次效果不明显者,泡脚到膝盖处,每天2次,分早、晚洗。中药浴足疗法是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方法之一。因为足部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循行的地方,足部也是全身的缩影,它分布着全身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穴位,为经气产生的根本,膝关节以下分布着大量的特定穴,所以在水温和药物的刺激下,易于激发经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2.针灸疗法:针灸中脘、天枢、足三里、气海、水分、上巨虚等穴位,每天针1次,艾灸神阙,直到局部皮肤潮红约20分钟,3次为1疗程。现代针灸学研究认为,四缝穴可使肠中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酶含量增加,对肠道运动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诸穴位配合,以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

3.穴位注射疗法:采用维生素K1或阿托品,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取双侧足三里穴交替穴位注射,1天1次,直到大便成形。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4.中药灌肠:用藿香正气散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药用藿香、茯苓、白术各9g,紫苏、法半夏、陈皮、桔梗、厚朴各6g,甘草2g,加水500mL,煎至100mL,滤渣,灌肠,每天2次,治疗72h,总有效率96.7%。中药灌肠,药物能直接溶于直肠分泌物中,通过肠道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提高病变局部药物浓度,起到止泻的作用。有研究证明,直肠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利用度均高于口服给药。

5.中药敷脐疗法:用吴茱萸、丁香、肉桂、五倍子、白术各50g,混合研为细末调匀,装瓶密封备用,使用30%医用乙醇调和药末,然后将调好的适量粉末直接纳入脐窝,以填满脐部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固定,每天1次。脐为神阙穴,位于任脉,属于中焦与脾胃相通,用具有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功效的中药敷脐,可使任督经气相通,阴阳相济,温振肾阳,脾气健运则泄泻自止。

小儿腹泻中医外治方法,灌肠、推拿、等6种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6.手法治疗法:以推脾土、大肠俞,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捏脊,摸腹揉天枢,点中脘、气海、关元,揉龟尾,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就是施术于病儿体表,由表及里地使经络通畅,营卫调和,气血周流如常,保持阴阳相对平衡,促进和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以恢复脾胃功能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结束语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是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了中医学“内病外治”理论,治疗本病效果显著,且无毒无副作用,解决了小儿服药难、怕打针的恐惧心理,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敬请关注《岐伯小医馆》,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灌肠   小儿   气海   目的   白术   藿香   直肠   中医学   脾胃   穴位   肠道   阴阳   疗法   药物   中药   中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