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系列之:论男科疾病——男性不育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薮,分枝散叶,为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男科学的形成、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虽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贡献,但追根溯源仍自《黄帝内经》。本文拟就 《黄帝内经》关于常见男科疾病的相关论述(原文)进行梳理,或许对于临床有所启迪。一孔之见,就正于高明。


2 男性不育

2.1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系列之:论男科疾病——男性不育


2.2 治疗原则

小结:肾藏精的衰少,无论精血亏损,还是精气虚衰,多宜温补;阴虚火旺、湿热内薀、气滞血瘀,则应佐以苦寒坚阴、清化湿热、理气活血。

要之,重在补肝,以填充肾之藏精。即温阳以熙之,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滋阴以濡之,所谓精从阴类滋阴以生精;养血以生精,所谓精血同源相互化生。

补肾以培本脏所藏之精。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阴虚火旺、湿热内薀、气滞血瘀,宜从肝论。


2.3 讨论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素问·上古天真论》)自《黄帝内经》以降,诸家咸将“肾藏精”理论误认为“肾生精”,以至于今日仍不醒悟。

《黄帝内经》系列之:论男科疾病——男性不育

吾以为肾藏精若水库之蓄水,水虽储于库中,而非生于水库,必得泉溪河水而满。又如钱粮储藏于仓库中,但仓库并不生钱粮也,需要源源不断入库而实。此亦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之理。

五脏皆衰特别是肝气衰,致使天癸竭,精少,终致肾脏衰,发生不育。故肾虽藏精,其治在肝,见肾之虚,知源肝亏,当先补肝。生精易动,其治宜温,生精宜温,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动,否则便是死阴。

肾虚精亏,兼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旺盛,则精气充足,肾实无亏,况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肾虚精亏,其治在肝,而肝虚应当培土,故《难经》云:“损其肝者缓其中,”正此之谓。血瘀气滞脉络,活血理气重点从肝论治,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理气活血能够祛瘀生新,条达气机,改善睾丸及附睾的微环境,而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多数入肝经,因此血瘀络阻、气滞血瘀定位在肝及其经脉,从肝论治。

湿热内蕴痰凝,清热利湿化痰治从肝脾,清热利湿主治从肝兼脾,利湿化痰主治从脾兼肝。化痰祛瘀治从肝脾,化痰多从脾治,化瘀多从肝治。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本文首次在互联网上发布,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黄帝内经》系列之:论男科疾病——男性不育

《黄帝内经》系列之:论男科疾病——男性不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黄帝内经   化生   肝气   素问   精血   活血化瘀   钱粮   滋阴   精气   脾胃   男科   湿热   肾脏   气血   上古   天真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