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对症 肝病难消

辨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和优势,忽视辨证论治,不加分析认为“急性肝炎”是湿热疫毒而给予清热解毒利湿的药剂,这样过用苦寒之物更易损伤脾胃,还会引发阴黄。


来自广东的小雷今年20岁,4个月前,因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而干,渐致目黄、身黄、小便黄,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住院治疗了4月,黄疸稍退,但腹胀严重,难以进食,并且疲乏倦怠,身形消瘦,两胁下疼痛。


患者出院后,在朋友介绍下找到我治疗。初诊时见患者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神疲畏寒,两胁疼痛,腹胀痞满,眼睛微黄,大使稀溏,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00多。

药不对症 肝病难消


证属肝气乘脾,寒湿阻遏导致的黄疸,治以健脾疏肝,温中和胃,佐以利湿的药方。分别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高良姜,生山药,茵陈,橘叶,白芍等。


茵陈有利湿的作用,有利于黄疸大有好处;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甘草健脾和胃渗湿;高良姜、砂仁温中散寒;白芍、延胡索、橘叶疏肝理气止痛。


服用15剂后,二诊时,患者症状显著减轻,黄疸消失。然后以健脾、和胃疏肝之法调理3个多月,复查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临证指南医案》中蒋玉按曾指出:“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药不对症 肝病难消


这个案例呢,由阳黄过服苦寒药,克伤脾胃而得。脾胃虚弱,中阳不运,故食少纳呆;


肝胆气机不畅,寒湿留滞中焦,胆汁外溢,故身目色黄晦暗,两胁疼痛;


寒湿困脾,升降失司,故见恶心呕吐,腹胀脘闷,大便稀溏;

神疲畏寒,为阳气已虚,气血不足所致;

湿浊不化,故舌苔白腻;左关脉弦大主肝胆气滞,右关脉沉尽主脾阳虚湿盛。

很多医医生治疗时。不知治未病之理,不明治肝补脾之要,妄投栀子黄柏等苦寒之品,让患者服用。


不知实脾,复加害之,虽云治病,无异杀人。本例即病误治,急当图救,投以甘温健脾、疏肝理气之剂,脾气实则湿无处生,木条达则无乘脾之理,五行运化如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茵陈   白芍   舌苔   白术   党参   黄疸   陈皮   苦寒   茯苓   肝功能   脾胃   山药   肝胆   肝病   患者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