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冲撞激荡下的中医


1.百年风云 大约个世纪以前爆发的五四运动,迎进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这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试图挣几干年封建梅锁发出的内心呼喊,也是近代西方文化在东方的一次成功的扩张,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致命打击。

闻一多先生有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我们这时代是一个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第一个不认的古人当然是孔子,“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最为响亮,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在扫满之列。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说:“5000年来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其中纵有某些人文主义因素,也由于既无民主观念作统率,又无科学精神作基础,而常常陷人自己的反面。”作为中国文化一个分支的中医,自然也逃脱不了被鞭笞的命运:“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更无闻焉。椎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过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气之果为何物焉也。”邓铁涛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大家”栏目访时,对主持人讲了一件事:“梁启超晚年出现尿血,被德国医生错把好肾脏割掉了梁先生说:宁可死于德国人的手术刀,也不愿意死于中医的阴阳五行。”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中医进入近现代社会,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表达自里论体系的那些概念,无法用当代科学的语言解释,无人能懂,连学贯中西的梁启超、秀、胡适、鲁迅等都听不懂。而自称懂得科学的人,可以完全抹杀历史,无视现实,中医在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古今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

当时的中国政府极力想走日本富国强兵、全盘西化之路,像日本那样,以“不科学”,首先拿中医开刀,提出“废止中医”的议案。中医内部的有识之士,有的主张“中

汇通”,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相互比较,试图证明它们是一致的;有的主张中医“科,即接受当代科学和西医的知识,用来改造中医的理论。他们用心良苦,但收效却

世纪上半叶,中医虽然处境窘迫,但生存环境还是宽松的。一方面是中医自己争

学校,办医院,思改革,游行请愿,争取合法的权益;另一方面是虽然有人骂中医、医,但广大人民群众信赖中医,中医疗效好,治疗价格低廉;再者,中医人数多、担负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卫生保健任务。那时的西医,是完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取代中医的。

20世纪下半叶,中医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首先应当归功于当时的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

他对中医的认识,是独具慧眼的:

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曾对清代名医叶天士用梧桐叶作难产的“药引”不无讥讽。毛主席却认为:叶天士把人体的病变与气候、环境联系起来是很高明的,这种认识即使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也是很先进的。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各地人民的体质都有很大差别,术能以一概全。而中医正是重视这种差别,才派生出各种学派、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不断发展,汇成了中医这个整体的巨流,这对现代科学也有借鉴之处,所以,“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19)。

他对中医的保护,是坚强有力,T当世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卫生部某些人不执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三大方针,并以“不科学”的名义压制排斥中医。1954年,毛主席严厉批评了卫生部的错误倾向,指出:“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万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要归功于中医。”他还指出:“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与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还未解决,这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20]

同年6月4日,他拿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办法,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第一,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集中好的中医进行研究,选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第二,各医院要有计划地请中医来看病和会诊,允许住院病人用中药,并订出尊重中医的各种制度,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使中医在医院里做诊疗工作不感到困难与顾虑。第三,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对中药研究光做化学分析是不够的,应进而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是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第四,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组织有学问的中医,有计划、有重点地先将某些有用的古医书译成现代文,时机成熟时,应组织他们整理自己的经验,编出一套系统的中医医书来。他提出:应按对待少数民族政策那样对待中医,对有本事的中医要当专家看待,按专家的待遇接待。

他对中医的发展,是主张明确的:

1956年8月24日,毛主席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说:“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早在1954年,毛主席就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并提出抽调100~200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经验。1955年12月,在中医研究院成立的同时,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从全国调来76名有经验的西医脱产两年半学习中医,请中医研究院的名医授课,成效很大。至1960年,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已有37个,学员2300余人,在职学习中医的有36000余人,西医院校大多开设了中医、中药课程。 1958年10月11日,根据毛主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卫生部向中央起草了《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道》的报告,毛泽东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P这是一个在全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批示,集中体现了毛主席对中医问题的看法。“伟大的宝库”,表明了中医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值得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去保存、保护,但仅仅保存、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提高。那么靠谁、运用什么方法来发橱,提高呢?从前面的一系列指示和安排来分析,我认为:毛主席可能认为主要要靠西医,要运用近代科学的方法来发掘中医的宝藏,1959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从八个方面

中医学水平。

系统阐述了中医政策,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坚持中西医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首次见诸文字。毛主席的所有指示和措施,都在几年之内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不仅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而且,还开办了中医学院、中医医院,同其他学科一样,中医的科研、教育、临床等纳入国家的正式管理范围。中医学科受到特殊政策的保护,中医人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几十年来,即使是在十年动乱中,保护中医的政策台终没有变。

1980年以后,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方针。”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宪法总纲,规定了“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的条将中医的发展纳人国家大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卫生部   孔子   中医   东西方   西医   中西医   中国   近代   中西医结合   指示   中药   医学   政策   科学   世纪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