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作者 马占顺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祁老师与作者(左)

那天回到涿鹿,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祁要武老师家。天上虽然飘起了雪花,但迈进祁老师的家里,见到祁老师和大嫂很是热情的迎接,让我一颗忐忑的心踏实下来。

祁要武老师是在去年做为志愿者的我,参加了由涿鹿县的农民企业家全珈斌先生赞助的,在下葫芦村召开的中国盲人协会文学联谊会"感恩杯"高级研讨班时,认识并且成为好友的。直到现在我对祁老师的仰仗一直藏在心里。我知道,祁老师是个"大家",在涿鹿是个名人,还是位著述丰厚的作家。

这次一来到他家,一进门就被他屋里摆放的几个大书柜所吸引,上面还苫着布罩,略显神秘。

看到屋里屋外,在几个专门制作的玻璃柜子里,摆放收藏着的各种各样的杂志、书籍、门票等。我知道这就是"林枝子藏书院"。她的主人就是涿鹿县的文化名人、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祁要武老师。

打开柜子,一看更是差点把我吓着:工作之余祁老师收藏的文艺创刊号的刊物达几百种。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这是丁玲、舒群主编的《中国》文学双月刊创刊号,那是大型文学刊物《清明》杂志的创刊号;这是《长城文艺》创刊号,那是《新诗歌》创刊号;这是《大海陀》创刊号,那是《党的生活》创刊号,还有《张家口审计》创刊号……"。

祁老师拿着一本本创刊号杂志向我认真地介绍着。

这里的创刊号真是琳琅满目,令我目不暇接!我心中发出了感叹,还从没见过哪位民间人士会这样"气派"。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大海陀》的发刊词

在祁老师的家里,让我感到满屋的书香在飞飘!真正让我体会到涿鹿历史文化的厚重,如今在祁老师的手中传承的是那样认真!

祁老师说:我从小就喜欢收藏书籍、杂志、报纸、集邮、门票等等,这个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特别是对创刊号情有独钟。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1960年第一期《党的生活》封面

祁要武老师长我几岁,是涿鹿县大堡镇祁家窊村人。他就喜欢收藏、积攒各种报刊、杂志、书籍。他参加工作后,更是有了收藏创刊号这一爱好。现在祁要武老师收藏的报纸和杂志创刊号已经超过了几千册(份),收藏的书籍、杂志等已超过万余册(份),我都担心这么多的"宝贝"书籍,放在哪里啊。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党的生活》封二和目录

祁老师告诉我:"那会儿觉得有意思,就开始收集,慢慢就成为自己的爱好。"在收藏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创刊号中的门道,有了自己的体会,"创刊号是办刊人奉献给读者的见面礼。因初次和读者见面,刊物中往往要先进行自我介绍,如办刊的宗旨、风格、栏目设置、编辑人员组成、来稿要求等等。它就像是每个刊物的'出生证明'。这种收藏很有意义,因为比较稀缺。"这是祁老师的"独钟"。就这样一个爱好,他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大海陀》通信园地

祁老师的家里不单有创刊号,还有旧杂志几百种,《读者》《老人世界》《长城文艺》都是从创刊开始基本全套收藏。 早已改刊或停刊的《红旗》《新观察》也藏有很多期,他现在正搜寻这两种刊物的创刊号。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1958年创刊的《大海陀》杂志

祁老师的收藏分为六个系列:

一是创刊号系列。包括试刊、创刊、改刊、终刊、复刊号和纪念刊、特刊、号外等;

二是张家口境内市、县(区)办的文学及社会书籍、刊物系列。包括早就停办的《大海陀》《党的生活》《电影介绍》《小百花》等,及近几年的《新视野》、《涿鹿文艺》和《雪都》等全市各县、区新创办刊物近30种,共千余册;

三是方志类(包括专业志书、工具书和人物传略)系列。主要是市志、县志、村志。有康熙五十年《保安州志》、乾隆二十三年《口北三厅志》(卷之一至卷十六)和工具书《辞海》、《辞源》等,及全市各县(区)近年新编县志、区志30余部;

四是红色收藏(包括建党建国"两个一百年")系列。主要有历年党章、土地改革文献。历年"7·1"与"10·1"的《人民日报》及其他报纸,以及港澳台回归、统一报刊等。还有多种版本毛主席著作、语录约200本(件)。还有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张家口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人民日报》等和特色日记本;

五是中国文学、文字系列。主要是八十年代前版本的四大名著和一些知名作家小说之类。著名作家丁玲相关书、报、刊是这个系列的重点;

六是"文化革命"十年藏品系列。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1950年3月创刊的《财政汇刊》目录

2012年12月12日,祁老师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创刊号书报试展。2014年10月1日,举办了第二次展览。2016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举办了第三次展览。祁要武老师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几年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还专门到祁要武的家里拜访。

祁老师由于有这爱好,他每到一处都会到旧书摊搜罗一番。在他眼中,这些创刊号不再是单纯的旧刊物或是文艺作品,而成了记录中国历史进程和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

2016年底,祁要武从宁波书友那里花"大价钱"买了一本《桑干河上》。祁要武介绍,这本书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前身,是丁玲的名作,也是反映涿鹿县乃至国家人文历史的重要作品。他说:"我买的这本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当时全国只印了5000本,这就是其中一本!"

祁老师说:现在刊物很多,但是有收藏价值的不多。整理、鉴别则需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从废品回收站和旧书摊收回来的报纸和杂志,有时会沾满污垢,清洁成为另一项重要工作。清理污垢,将褶皱展开,有破损的报纸再粘上……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清洁完,就盼着晴天把这些书报进行晾晒。

"以上工序完成后,要用塑料纸包装好,再进行收藏。在保存过程中,还需要吸潮、防虫。"现为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还担任着涿鹿县民间收藏家协会主席、涿鹿县文联副主席、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的祁老师说。

又回涿鹿  ——拜见祁要武老师

《北斗》创刊号

我知道,祁老师不仅爱好收藏,而且还是颇有名气的乡土作家。70年代初他就开始练习写作,先后在《千山时报》、《少年书友》报、《营口日报》、《张家口日报》、《辽宁日报》、《工人日报》和《河北农村工作》、《中国农村小康科技》等报刊发表小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50余篇。其中,报告文学《报纸牵红线千里结良缘》刊登在1981年8月13日《工人日报》头版。散文《七堡印象》发表后被多家省以上报刊转载。他撰写论文及新闻稿件近百篇。尤其干部人才、工作效率方面的几篇论文被山东《领导科学报》、上海《组织人事报》、国务院《最优化报》,以及河北《干部与人才》、河南《领导科学》、山西《人事》和《北京人事》等有影响报刊发表。

这些年他编著了《龙王堂的传说》、《黄帝故乡优秀人才名录》、《天南地北黄帝故乡人》和《大堡镇志》。他与女儿祁玉立合著的《千年古镇大堡》一书,开了个人出资修编地方志的先河,被评为第二届河北省民间文艺作品三等奖。至今,祁老师公开发表的各种体裁作品近两百万字。

2011年7月,祁要武同王建国、班会等文友发起注册的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超百名,分布京、津、冀各地,大家自筹资金编辑会刊,开展活动。自发地搜集、挖掘当地民间历史文化,搞各式各样的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2017年3月15日,《纳税人报》第五版以《亲栽一颗文艺树桑干河畔结硕果》为题整版专题报道了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的事迹。

2018年4月,在河北省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系列"评选活动中,他的家庭被评为"省级书香家庭。"

……

看着祁老师家里那记载着共和国历史的收藏、拜读着祁老师这充满乡土韵味的作品、吸吮着祁老师这"林枝子藏书院"里浓浓的书香,我知道他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博学家。

2019年4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涿鹿   涿鹿县   京畿   张家口市   张家口   老师   创刊号   刊物   报刊   文艺   报纸   书籍   杂志   收藏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