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山”上春意浓 —— 全珈斌绿化梦之五

作者:马占顺 历任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顾问。河北采风学会会员, 北京市东城区作家协会会员。

“感恩山”上春意浓 —— 全珈斌绿化梦之五

那天,怀着兴冲冲的心情,一口气登上了感恩山,感恩山的美真是让我如醉如痴!

春风姑娘的飘然而至,吹醒了感恩山上还在梦香中的一棵棵马尾松和油松、一排排侧柏和沙地柏、一片片风景杨和火炬树的兄弟们,让它们早早“起床”,换上绿色的外衣,向人们报告着又一个美丽春天来临的气息。

先前的一场融融的春雪,没能吓住那一片片含苞欲放的杏花,它们翘着纯洁的花瓣,吐着长长的花蕊,迎接着飞舞的蜜蜂和彩蝶,没想到今天又迎接我们的到来。

出现在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到都有些“晕头转向”了。

我好像不知道哪是北、哪是南,不知道哪是山、哪是谷了。山顶上是绿葱葱的,马尾松和侧柏挽着手、油松和沙地柏拍着肩在春风姑娘的吹拂下,仍昂首挺胸潇洒的屹立在山坡上,那绿油油的“外衣”穿在身上,犹如绿色的军装,让人感到像战士镇守阵地一样;而山谷地段那成片成片的杏花把感恩山打扮的更加漂亮了,这片片的花海就如俊秀姑娘那稚嫩的红脸蛋一样,让你只能欣赏、不敢伸手。

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淡。撑开的花朵又似姑娘的纱裙,轻盈而透明。朵朵杏花如雪如玉,洁白无瑕。

我在心中暗自庆幸,这样的美在我生命中真是第一次遇见!

置身在朵朵花海里,我的眼、我的鼻和我的全身简直被花的美、花的甜、花的香和朵朵杏花簇拥着,让我的眼睛目不暇接,让我的鼻子充满了香气,让我的头脑都得到了洗礼。

我知道从古人的“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的时间段,到眼前的漫山遍野的杏花,中间不知跨越了多少年代,也不知融入了多少人的血汗啊!

我庆幸的是,看到这美丽的感恩山、能让我遇见这样美的绘画者——全珈斌先生,真让我感到骄傲!今天他就在我的身边。

在我赞叹大自然美的同时,怎能不让我赞叹全珈斌先生的内心美呢?

在我欣赏那一朵朵杏花、一串串杏花、一片片杏花的同时,怎能不让我欣赏全珈斌先生开自他心中的花呢?

“感恩山”上春意浓 —— 全珈斌绿化梦之五

在我感谢感恩山为北京的降尘、防沙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怎不让我感谢全珈斌先生及其全氏家族十几年的艰苦付出呢?

我知道十几年前,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涿鹿县下葫芦村的感恩山还叫“半亩梁”。那还是一座光秃秃的荒凉之山,还是一个遇风就飞土的裸露之山。

细想起来那个年代,北京的风沙恐怕也有一部分来自“半亩梁”的“贡献”吧。

全珈斌先生这个土生土长在下葫芦村的年轻人,把“半亩梁”那时候对大自然的“贡献”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北京当兵时他也时常感受到来自风沙的“亲吻”,打在他脸上的那一口口痕迹,牢牢的印在全珈斌先生的心上。他那时就立志要改变家乡的面貌、立志要让荒山秃岭变成绿洲、立志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幸福。

所以当他身上那不太大的兜里装满了人民币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绿化“半亩梁”,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全氏家族人员改造那“半亩梁”。

聊天中我知道,全珈斌先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掏出了几千万投入到“半亩梁”的绿化,是他在“半亩梁”的荒山秃岭上栽种了第一棵树;是他在“半亩梁”的山顶上修建了几个用于防火抗旱的“储水池”;是他带领全氏家族奋战十几年让“半亩梁”披上绿装;是他让“半亩梁”改名为“感恩山”;还是他为北京的防风固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站在绿色浓浓的山上,突然我感觉到,这山上的绿,就如全珈斌先生当兵时的“国防绿”一般鲜亮,这山上绽开的艳丽花朵,犹如全珈斌先生的心灵一样的美丽。

朋友,站在这感恩山上,您的感觉可能比我还好;置身在这感恩山的花海里,您的心情可能比我还舒畅;呼吸一口这里的负氧离子,您的头脑会更加清爽。

来吧朋友,登上感恩山看看这山里的美;

来吧朋友,游在这花的海洋里欣赏这花的鲜、嗅嗅这花的香,稍等几个月后再尝尝这杏子的甜。

来吧朋友,请用你的爱带回这感恩山浓浓的春意!

“感恩山”上春意浓 —— 全珈斌绿化梦之五

2019年 4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涿鹿县   马尾松   油松   侧柏   沙地   荒山   成片   杏花   风沙   北京   姑娘   贡献   家族   美丽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