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 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失效的“罪魁祸首”

#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

形式主义指的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完全从想象、理论出发,看不到实际情况的变化,依然我行我素,生搬硬套!

这里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多次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心理讲课,个人认为,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没有好的效果,完全是形式主义的原因!

第一家长的形式主义对心理干预机制的影响。

父母总是会有各种借口,逃避对孩子的扶养教育,例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今天太累了,你去跟爷爷奶奶玩会”。忙于工作的爸爸也会说:“爸爸工作还没做完,别捣乱,去客厅看会电视,要不就玩会手机”!

“管生不管养”已经成为了大都市常见现象。不论你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幼儿园门口、公园里,看见的几乎都是老人在看管孩子。不是反对老人照顾孩子,但是老人过度照顾和疼孩子,不设任何规矩,不仅弱化了家庭中的母亲/父亲角色,而且造成孩子各种缺乏规矩,这就是青少年频频出现事故的直接原因!

难道家长真的有那么累、那么忙吗?应该不是,只是逃避照顾孩子的借口。然而父母还会口口声声的说:“宝贝我爱你”,光说不做的形式主义!

第二学校的形式主义对心理干预机制的影响!

心理干预应该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然而,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千篇一律,都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讲解一些心理内容的知识。老师也不做过调研,根据自己的认为,要求专家讲相关的心理内容!

心理专家呢,也完全配合学校,也知道这是完成任务,看似苦口婆心的良言相劝,实则拿完钱有人。于是就有了,讲台上吐沫横飞,讲台下鼾声连片,讲完专家就被老师护送离开,根本找不到单独询问的机会!

试问那个学生能在别人面前毫无顾忌的吐露心声,都有自尊心的!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任务,忽视了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测测底底的形式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的做好父母,学校的角色,真正的关心孩子的成长,确确实实从孩子的情况考虑问题,远离形式主义,才能真正发挥出心理干预机制的效果!


形式主义 | 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失效的“罪魁祸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形式主义   机制   罪魁祸首   规矩   借口   爸爸   父亲   角色   老人   家长   母亲   父母   原因   孩子   心理   学校   青少年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