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中的徐姑姑告诉你:为什么30岁的你依然职业焦虑

近日,电视剧《安家》热播。徐文昌是安家房地产中介的店长,也是一位销售上海老洋房的专家,而且,徐文昌还出版了一本关于老洋房的书籍《梦回十里洋房》,他对上海的每一幢老洋房都了如指掌,无论是设计师的来历和创作理念,还是房子主人的发家史,和相关政策法规,他都门清。

电视剧《安家》中的徐姑姑告诉你:为什么30岁的你依然职业焦虑

比如,在看到龚家花园的老洋房时,能说出房子的设计师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而且也了解邬达克也设计了上海的国际饭店、大光明影院、市三女中等124栋建筑,还能说出来设计师的生平经历。让卖方的龚先生都连声称赞,“果然名不虚传”。



很多人过了三十岁,会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与恐慌;

到了三十五岁这个分水岭,有的就面临着尴尬的境地:除了一把年纪,该有的专业积累几乎为零,还是在吃毕业时的老本,拿着一份和能力不相称的薪水。

事实上,职业危机的本质,恰恰是你一直停留在“新手区”。


如果你有留意过那些比较成功的人,你会发现一个事实,这些人之所以能取得耀眼的成绩,往往是因为他们只做了一件事:选择做自己擅长的,并且持续努力,将天赋发挥到极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天赋和努力,这两样缺一不可。

村上春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也擅长写作,中学时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在他30岁那年,村上春树去看球赛,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其实我也可以靠写字为生呀!有了这个想法,回去就开始了创作。

据说,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要写4000字,400字一页的方格纸,每天要写上满10页,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做一件事,坚持一段时间并不难,但坚持一辈子,真得很难。

电视剧《安家》中的徐姑姑告诉你:为什么30岁的你依然职业焦虑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牛人,一个自信、不再职业焦虑的人,建议你:

在30岁之前完成自我探索,找到擅长的领域;

30~35岁,将自己的擅长变得专业;

35岁之后,你要致力于打造个人品牌。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他在心理学领域颇有建树,写过一系列代表作品;其次他通过和其他平台的合作(例如得到)进一步拓展知名度,最后他带领咨询师团队(组建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将自己的经验复制传播下去,为更多的人服务。

这是典型的“T型”发展战略:先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再对外链接和宣传,把事业做得更大。

电视剧《安家》中的徐姑姑告诉你:为什么30岁的你依然职业焦虑


如果你想过上这样的人生,你需要:

1、扎实的基本功

任何一个领域的牛人,他的知识储备足够多,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思考的质量上——你没想过的他都想过,你开始想的他早就研究过,你打算研究的他已经实践过。由此而渐渐地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观点,并触及到了这个领域的本源和实质。


2、大量重复的练习

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那样,高质量地利用自己的擅长,重复训练、研究,直至做到专家的程度。


3、搜集反馈,不断反思与总结

很多职场人抱怨,自己缺乏师父或者教练在一旁给予专业的指点。但其实这个角色完全可以是自己的领导、同事、客户甚至竞争对手。

职场是人和人构成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你心里能装下多少人又能影响多少人,直接决定了你的江湖地位和威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国际饭店   村上春树   方格纸   匈牙利   日本   姑姑   上海   焦虑   天赋   设计师   典型   作家   房子   电视剧   努力   领域   江湖   职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