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余光恐惧症及有哪些治疗方法

余光恐惧症是是一种兼具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两种特点的心理障碍。余光恐惧症患者余光会不自觉地被周围的人或事物吸引,但是又无法自由地移动自己关注的目标。它的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是单纯对自己的目光变得很在意,总在关注自己的视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想控制却无法控制,会被自己的余光分散注意力,会越发控制不住自己不去看别的人或物,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强迫行为、社交回避以及恐惧等特点。严重时可引发癔症或抑郁症。

什么是余光恐惧症及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主要分类

它主要分为对人的余光恐惧、对他人隐私部位的余光恐惧、对物的余光恐惧以及阅读时的余光恐惧四种。

2、产生原因

目前的临床及实务经验表明,余光恐惧症的产生原因主要受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教养方式、人格以及遗传因素所影响。

(1)成长经历

如个人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受到排挤、拒绝或冷落过多,导致自己不自信甚至是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形成社交或目光回避,但是又会好奇或者感兴趣。受到先前经历所产生的恐惧、被拒绝和焦虑的影响,致使个体又无法采用正常的、直视的方式来交流;

(2)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过度的“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于没有采用有效的沟通及行为方式去惩罚不符合自己规范的行为,使孩子很多时候无法正常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时时在意识上处于反“监督”的状态,缺乏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

(3)人格气质

自我评价过低、内向、害羞、敏感者或过度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很容易因为个人的气质因素影响到与他人正常、有效地沟通交流。

(4)遗传因素

父母曾经患有余光恐惧症,会因为社会学习及遗传因素,导致子女的患病风险增加。

什么是余光恐惧症及有哪些治疗方法

3、诊断参考

在经过临床观察、心理测试以及技术手段排除器质性损伤或物质乱用等因素,后如有下列几项内在或外在行为表现,很可能就是患了余光恐惧症。

(1)经常性的有用余光去看人或物的行为,且用余光去看人或物的时,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

(2)无法控制自己的余光自由移动。

(3)伴有焦虑、紧张、强迫、注意力分散等行为。

(4)因为余光困扰,产生社交回避行为。

(5)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并感到很痛苦。

什么是余光恐惧症及有哪些治疗方法

4、预防方式

(1)与他人建立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

(2)培养自己积极健康、乐观自信的心态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过度的去卷入被拒绝、误会等经历当中;

(3)接受正确的性教育,对异性或同性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与异性或同性交往时健康的心态。

(4)培养自己的多方面兴趣,不过度去追求完美主义;

(5)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主动地与家人或朋友沟通,及时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建立情感支持,减少内在的压力;

(6)发现困扰时,学会及时主动去寻求专业帮助。

什么是余光恐惧症及有哪些治疗方法

5、主要的心理疗法

(1)森田疗法

讲究顺其自然,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顺从朴实的欲望去行动即可,无需刻意去抗拒,接受所有消极的体验与不良症状,它能最终打破神精神交互作用。将注意集中于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而非病情上。这样,心理冲突解决了,痛苦自然而然就减轻了。

(2)系统脱敏疗法

它是一种行为主义疗法。即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诱导缓慢地、逐步升级的暴露出导致引起焦虑、恐惧的情景,以帮助患者慢慢减少恐惧和焦虑,进而消解症状。

(3)暴露疗法

也称漫灌疗法,该方法基于Foa和Kozak的情绪加工理论。与脱敏疗法恰好相反。此疗法是直接让患者通过想象或实景暴露在恐惧情境中,迅速地去个体的以前形成的错误认知,达到行为消除的目的。

(4)认知行为疗法

它是一种系统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以认知的角度及系统的行为方式对认知、情感与行为进行疏导,引导患者对自己的思维系统进行订正,重新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社交   焦虑   认知   疗法   症状   患者   恐惧   情绪   紧张   不良   因素   正确   主义   方式   系统   余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