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肾病容易反复,都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关键在于两点

慢性肾脏病的种类较多,按照发病原因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两大类。每一大类具体到病理类型有包含很多种。除了按照原因分类,有些肾病类型由于初始症状相似,病理病情发展变化也类似,往往也被归为一种类型。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肾病综合征类。

这3类肾病容易反复,都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关键在于两点

肾病综合征类型的常发症状就是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病理表现常伴有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细胞的沉积,包括足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等发生病变,引起免疫屏障损伤。

穿刺后或进行特定检查后,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膜性肾病、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等等。

其中有三类是较为多发的类型,且易出现反复的情况,让一些肾友们感到棘手。依次排名分别为: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膜性肾病——有一定自愈率的类型

膜性肾病又称作膜性肾炎。通过光镜检查可发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存在损伤,电镜下可观察到沉积的致密物也就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肾穿刺后观察肾细胞具体损伤情况可分为四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依次的分期第Ⅳ期病理类型则表现最严重,整体肾功能的损伤越明显。

这3类肾病容易反复,都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关键在于两点

膜性肾病的在早期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尤其是处于Ⅰ期、Ⅱ期的患者,如果处理得及时,对肾脏内复合物及时清除,保护好肾脏基底膜,一般病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尿蛋白转阴。即使没有积极处理,也有30%左右的患者在一年或两年后逐渐地实现自愈。

当病情发到Ⅲ期、Ⅳ期时,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蛋白尿和高血压的症状。如果到中后期这些因素仍然控制不稳定,那肾衰竭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对于膜性肾病的诊断并非需要肾穿刺。目前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可以比较权威地反应出病情的变化,可以作为肾穿刺的“替代”检查。

这3类肾病容易反复,都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关键在于两点

微小病变——对激素敏感的类型

肾病的发生更容易攻击自身免疫力差后存在缺陷的人。儿童群体作为免疫力尚未成型的一类人,也易被一些肾病盯上。微小病变就是其中一类。主要发病人群就是儿童,一般在10岁以下。当然也有极少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容易被盯上。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问题,一般患儿在出现尿蛋白、血尿的症状后,不会首先要求进行临床肾穿刺检查。且不少医生根据临床经验也容易判断病情。

幼儿患者对激素一般较敏感,早期用大量激素冲击,尿蛋白大多可稳定在0.5克以下,同时注意不要过度给减少蛋白饮食,而是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提升免疫力,对长期稳定病情不复发有积极作用。家长在给予孩子治疗时要多加注意这一点。

对于少部分成年患者来说,对激素的反应往往不如儿童患者,还需要搭配免疫抑制剂以他克莫司、环孢素为主,同时注意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在减轻蛋白尿的同时也可以保护剩余肾细胞受到损伤。

这3类肾病容易反复,都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关键在于两点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病理偏重的类型

只看名字就感觉这类肾病没那么容易搞定。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局部出现硬化纤维化的发展,且发展比较严重,常伴有节段瘢痕的形成,造成局部组织的闭塞、堵塞等等。

相比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属于难治的一类肾病。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同样是有蛋白尿,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情况以及初始发展时肾功能的情况。

一般尿蛋白控制在0.5克以下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持续超过0.5克对肾功能的保护明显不利,少部分患者甚至长期超过3.5克,尿毒症风险无疑很高。


控制这三类肾病,都有共同的因素,一方面就是尿蛋白的水平。维持在越低对肾功能的保护越有利。因此要系统规范的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方案进行控制,切记乱用药物,以免耽误初始对病情的控制力度,导致病情加重。

另一方面是提升自身免疫对抗能力。肾病综合征类型的肾病均存在肾小球细胞基底膜损伤,免疫屏障受损的情况。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病情稳定,必须要重视自身免疫力的稳定。形成较轻的抗体水平,以减少复发的情况。

若肾友们还有其他尿蛋白、肌酐高等肾脏病等问题,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肾病   蛋白尿   肾小球   基底   肾脏   共同点   病理   激素   微小   损伤   病情   肾功能   两点   患者   细胞   稳定   类型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