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一个高效方

溃疡性结肠炎,有一个高效方

导读:此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百余例,均获良效,被称为“六仙汤”。


漫话六仙汤



六仙汤由椿根白皮、金银花、茯苓、焦山楂、红、白糖组成。余用此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百余例,均获良效。

该病从属于祖国医学之“大瘕泻"范畴。1966年,余在洮安行医。正值立冬时节,诊治一高姓男患、49岁,有烟酒嗜好。该患者半年前因着凉腹泻,始为稀便,3日后便带脓血和黏液。某医院曾用中西药冶疗,但均无效并日趋严重。后来竟然每日排便七八次,多则二十余次,并有肠鸣腹痛、里急后重、恶心、食少、乏力等症。

诊查所见:其形体消瘦,面色皚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涩,左少腹有轻度压痛;便检潜血阳性,钡剂灌肠x线透视呈炎症改变。诊断为大瘕泻,治用解毒止痢、健脾固肠、补气养血之法。

六仙汤原方:椿根白皮25g、金银花50g、焦山楂40g、茯苓25g、红糖50g、白糖50g,日服1剂,水煎服。

患者服2剂即效,连服12剂痊愈。随访多年,未曾复发。

此后余每逢该证,即投此方调治,无不获效。

本方煎服法:先将方中前四味药水煎剩1碗(约200ml),再煎剩1碗,二次药液混合一起,再兑入红糖、白糖,加热溶化,早晚空腹温服,切忌生冷、辛辣、油腻。

对偏寒者加肉豆蔻、炮姜;

偏湿热者加黄柏、苦参;

便血多于脓者加当归;

脓多于血而里急后重者加大黄;

腹痛较重、左少腹有包块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赤芍;

兼有胁胀肠鸣、腹痛即泻、便质稀薄而有白色黏液者,酌加防风、白芍、白术、陈皮;

兼有五更泻、消瘦乏力者,酌加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炮姜、大枣。

主症治愈,但体弱乏力,面白气短,食少纳呆,精神不振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汤)等,以调养善后。

余认为本病多因正气内亏,寒湿或湿热之邪蕴伏于中、下焦,复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疲劳过度,以致脾气滞结,运化失职,进而损伤肠间脂膜、脉络而成。故首选椿根白皮清热燥湿,固肠止痢;加之金银花功专解毒疗疡;茯苓渗湿而降浊;焦山楂消积导滞、散痰血而消疮疡,更治泻痢肠风;红糖、白糖健脾和胃,缓肝气而补养气血。共奏解毒止痢,健脾固肠,补气养血之功效。

如果想学习更多的中医知识,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学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学习中医!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摘自《当代中医名家医话·内科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林。编校/薛冰。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溃疡性   黄柏   结肠炎   肉豆蔻   黏液   补气   茯苓   高效   湿热   红糖   山楂   白糖   乏力   消瘦   中医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