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宋月晗:风寒、风热、伤风感冒怎样鉴别?

北中医宋月晗:风寒、风热、伤风感冒怎样鉴别?

所谓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里,代表的就是病位的深浅;寒热,代表的是这个病的性质;虚实,就是说病机到底是邪气盛,还是正气的不足?而阴阳呢?就是八纲辨证的总的思路,是阴证、还是阳证?

学习八纲辨证,你就整体上知道了,他这个病是阴还是阳?是寒还是热?该用补法还是泻法?哪怕我用药没那么精准,但大方向是对的,可能效果慢一点,但肯定是有效的。
表证:症状最明显也最好治

表证的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1、恶寒发热

发热是什么?中医的发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温升高了,还有一种病人自己感觉到发热。恶寒,就是怕冷。

听起来很矛盾。一个人又怕冷又发热,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

怕冷是阻遏了卫气。卫气本来是干什么的,温煦我们的肌表,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不能温煦,就会出现恶寒这种感觉。

发热呢?肌表被郁住了,不能温煦了,就会郁而发热。

所以看似矛盾的两个症状,其实它不矛盾,它是一起出现的。所以对于表证来说,它最典型的一组症状,就是恶寒发热并见。

2、头身疼痛

感冒的时候有浑身疼过吗?这浑身疼痛是因为邪气瘀滞经络,不通则痛所出现的。因为邪气没有进入脏腑,只是在经络上。

3、脉浮

就是正气抗邪于表了,卫气和邪气在肌表进行斗争,表现在脉上也是这样的。

北中医宋月晗:风寒、风热、伤风感冒怎样鉴别?

所以尽管症状那么多,对于表证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定要有新起的恶寒发热并见,既怕冷又发热,脉是浮脉,见到了这三个症状,我们就可以诊断表症了。其他的那些症状,咳嗽啊,喷嚏啊,有也行,没有也行。
表证常见的三种类型

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表症的常见的三种情况,由于感受邪气的不同,表症可以产行健的有三种类型,有很多类型,我这是讲常见的三种。表寒症、表热症和伤风表症。

1、表寒证

表寒证主要是寒邪所导致的,我们中医喜欢这样说,风寒这些风热这些其实主要说的就是寒邪。

恶寒和发热并见,但是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因为寒邪收引凝滞,把腠理闭塞住了。

浑身疼痛也更明显,也是寒邪收引凝滞的原因。

脉浮紧,紧也是寒主收引凝滞导致的,脉道是紧张的,像拔河时候拽紧的绳子,叫“牵绳转索”。

2、表热证
那么相对的来说以感受热邪为主的,就是发热重,恶寒轻。
嗓子痛,代表寒已经化热。

舌边尖红,脉浮数。

4、伤风表证
伤风表证又叫风邪表虚症,是以感受风邪为主,它是发热轻而恶风。恶风是比较轻的一种怕冷,要遇到风才有感觉,没有风就不冷,汗出、脉浮缓。

脉缓是变慢了吗?不是,风是开泄的,让凑里开泄,让经脉舒张,所以脉没有那么紧张,和风寒的紧是相对的。
病案病例分享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人。

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晰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

诊断:表寒证

治法: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处方: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 1剂

效果: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遍身汗出而解

症状是表寒证,另外还咳嗽,用麻黄汤的原方一剂而愈。所以表证是非常好治的,是吧?关键是要治对了,如果治的不对,就会内传入里了,治疗的难度也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风寒   温煦   麻黄   寒热   表里   邪气   经络   虚实   症状   浑身   疼痛   矛盾   常见   类型   代表   宋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