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所谓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里,代表的就是病位的深浅;寒热,代表的是这个病的性质;虚实,就是说病机到底是邪气盛,还是正气的不足?而阴阳呢?就是八纲辨证的总的思路,是阴证、还是阳证?

学习八纲辨证,你就整体上知道了,他这个病是阴还是阳?是寒还是热?该用补法还是泻法?哪怕我用药没那么精准,但大方向是对的,可能效果的快慢有差异,但肯定是有效的。

病性的虚与实的辨证

主讲人/宋月晗

除了寒热之外,虚实也是辨证的一对重要纲领。辨不清虚实,就很容易犯“虚虚,实实”的原则性错误。本文节选自宋月晗《24天教你准确辨证》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之虚实

主讲人/宋月晗

虚实辨证的概念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主要反映疾病过程中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的盛衰及力量对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内经·素问》
精气夺则虚

虚证: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为基本病理所导致的各种证候

病因:

1. 先天不足:例如早产的孩子,生下来只有一本书那么大

2. 后天失调

3. 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

4. 久病失治,误治,正气虚衰

5. 大吐、大汗、失血

临床表现:

由于损伤正气的不同及影响脏腑器官的差异,虚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比如肺气虚、脾阳虚、肝血虚等不同的虚证,这个我们在脏腑辨证里面会一一地学习。

辨证要点:不足,松弛,衰退

比如说肺气虚的病人,会见到什么?气不够用,脾气虚会表现为肌肉的松弛,内脏的下垂;衰退,比如心气虚的病人会见到精力的下降。

总而言之,见到一个病人有比较弱的表现,就知道是虚证了。

邪气盛则实

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导致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实、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所导致的各种证候。

病因:通过概念我们就知道病因了,一方面是外邪,另一方面是病理产物蓄积。

感受外邪---六淫、疫疠、虫毒

情志、饮食、劳倦等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痰饮、水湿、瘀血、食积等病理产物

临床表现:

由于感邪性质与病理产物的不同,以及病邪侵袭、停积部位的差别,实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例如,肺火炽盛证,肝火炽盛证,心脉瘀阻证,痰湿困脾证等等,这些都是实证表现。总体来说,就是有余、亢盛、停聚。亢盛比如说火盛了,面红目赤,有余的,有了多余的东西,比如有痰饮和水肿

辨证要点:有余,亢盛,停聚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

实证

病程

较长、久病

较短、新病

体质

虚弱

壮实

精神

萎靡

亢奋

声息

低微

高亢

疼痛

喜按

拒按

发热

低热

高热

怕冷

畏寒

恶寒

脉象

无力

有力


本文内容节选自视频课程

《24天教你准确辨证》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宋月晗主讲


学会了中医辨证的思路

那些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知识

才能发挥作用

让你能够真正会治病,解决问题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宋月晗-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十余年

师从中医专家李峰教授、徐荣谦教授

善治各类身体、心理疾病

讲课理论结合临床、容易理解掌握

宋月晗老师应邀医承有道学堂,为大家带来《24天教你准确辨证》线上课程!

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虚证和实证的区别在哪里?


课程特色

重点突出——只讲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内容符合现代人思维方式!

易学易懂——将教材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完整的辨证思维体系,结合真实的临床病案作为对照,一听就能懂!

掌握运用——告诉你思维和方法,实际运用的流程,在临床中知道如何练习,诊断越来越纯熟!
适宜人群

已经学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知识,但无法运用的人群

想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维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中医爱好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精气   邪气   实证   寒热   盛衰   脏腑   方剂   表里   虚实   正气   病因   病理   产物   阴阳   中医   区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