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夏天已渐渐过去,秋天慢慢的走来,即将迎接秋高气爽的时节,然而,人体却容易感到困乏无力,精神不济,出现“秋乏”。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秋乏”并非病态,而是由于“长夏”的炎热暑湿天气向秋天的凉爽干燥过渡时,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同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也容易疲乏,需要辨识清楚,以免耽误病情。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一、收敛夏之阳气,故而秋乏


进入秋季之后,人们会感觉到没有精神、浑身乏力……


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秋乏”产生的原因,与夏季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关。


在我国汉代的祖国医学典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夏天人体大量出汗,耗伤津液,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机体处于一个消耗状态,而入秋后,人体通过自我调整,将夏天浮越于体表的阳气逐渐收敛于体内,这一过程就容易产生疲惫、倦怠的感觉。


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便是,三伏盛夏,天气炎热,持续的高温使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盐代谢失调,胃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不振,体液大量丢失及一时性大量饮水,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


同时,高温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加速新陈代谢,使体内能量消耗相对增加。加之夏天很难得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适度的补偿,使身体欠下了一笔“夏耗”的债务。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进入秋季以后,酷热逐渐被阴冷代替。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日照时间逐日缩短,人体各系统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及水盐代谢恢复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食欲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减轻,能量代谢相对稳定等。这时,人的机体需要有个生理性的休整阶段。


而秋季夜间,凉爽宜人,容易入睡,且睡眠效果好,以致清晨醒来后,仍觉倦乏,还想再睡下去,这就是产生“秋乏”的原因。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二、血糖升高人也易疲乏,辨清“秋乏”真伪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老人发作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后也会感觉很疲惫、没精神、食欲差,但往往被误认为是秋乏而被忽视,因此要注意鉴别以免贻误治疗。


一个是心脏病,发作后患者往往感觉没力气或气短,或是夜间起床后再躺下就感觉气喘、憋气、疲劳,但这些情况常被误当作秋乏,以为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因此,有心脏病的人,这个季节如果感到疲乏,最好到医院做心电图、测心率和血压。


还有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后也容易感到慢性疲劳、乏力,但由于他们的反应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略。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如果出现乏力,最好及时监测血糖,注意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


有些颈椎病在天冷后也容易发作,患者在受到风寒后会感觉犯困、疲惫、浑身没劲、浑身发紧、胸闷,休息也不能解乏,最好到医院检查是否是颈椎病发作了,同时注意保暖和适当活动。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三、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


另外,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感口干、咽干。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如何缓解秋乏,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季夜短昼长,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季来临,这种习惯就要注意调整了。


晚上争取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因为十一点,也就是“子时”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


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当然,睡觉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好。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2、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缓解脑疲劳,比如太极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


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的作用,由于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坚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能为脑细胞提供能源,会使人精神不振,时间长了会出现倦怠无力,不能精力充肺的学习和工作。


吃得过多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脑供血会减少,大脑缺血缺氧,亦会引起秋乏症状。


少吃腥膻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和红豆、绿豆、燕麦等。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4、进行穴位按摩


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配合正光劲丝按摩膏作为介质使用,更能够舒缓身心,释放压力,疏通经络的紧张和不适之感。


1)太阳穴


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手指合拢,指尖蘸取一点正光劲丝按摩膏进行轻轻的按摩,先有凉感然后产生温热感,最后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2)百会穴


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3)风池穴


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配合正光劲丝按摩膏使用按摩可舒缓风池穴的紧张感,一直按摩至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可疏通经络,解决秋乏。


睡不醒,还精神差,人为什么会秋乏?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风池   正光   阳气   疲乏   穴位   血糖   乏力   机体   心血管   秋季   疲劳   疲惫   中医   夏天   人体   轻松   感觉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