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耳朵,不仅是只有单一用途的听觉器官,实则暗藏玄机。

传统中医认为,耳与诸多脏腑相关联,《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于耳中”,故而耳又被称为百脉之宗。
耳朵与脏腑经络联系之密切。现代医学在生物全息疗法的系统中,将耳朵看作是整个人体的缩影,耳廓上的近百个穴位,反映着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状况,称之为耳穴。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称为反应点、刺激点。
当人生病时,耳廓上一些特定部位会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变色、结节等,利用这些反应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
同时,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也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01耳朵疾病自测法

一、观耳色

◎耳背上见到红色的脉络,伴有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耳部见到暗黑色点状,或有结节状隆起,多见于肿瘤。
◎耳廓上产生白色的糠皮样皮肤脱屑,擦之不宜除去,常见于各种皮肤病。
◎耳垂经常潮红,多为血质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甚至发展为溃疡,还容易发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耳垂肉厚而宽,色红,身体肥胖者容易患脑出血。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耳廓或全耳色白,提示患贫血、低血压等。
◎耳廓色鲜红,主热症,常见于发热患者。若红而痛为肝胆湿热或火毒上蒸,或炎症所致。若耳为暗红色,主血瘀,提示人体有血液循环障碍。
◎耳廓色黑,见于肾虚,多有重病。
◎耳廓色青,常见于剧痛患者,亦可见于缺氧等;耳垂青色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耳廓色黄,提示为贫血或黄疸。
◎耳内暗红色为气滞血瘀的表现,易引起心胸闷痛、肩背及手臂疼痛。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二、观耳型
◎耳廓上缘低于眼水平线以下,提示先天性发育不良,影响骨的发育。此类人易患骨病、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
◎耳廓薄软、无耳垂,提示脏腑功能弱,抵抗力低下,易患病。
◎耳廓萎缩,提示身体虚弱,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之后。
◎耳廓焦枯,青筋暴起,常有剧痛,提示肾虚、阴精耗伤,易导致耳鸣。
◎耳轮红肿,为风热、肝阳火盛的表现,易引起咳嗽、鼻塞、头痛等症。
◎耳廓软骨增生在两处以上,可能为癌症的表现。
◎耳部生出肿块,形如樱桃或羊奶者,称为“耳痣”。提示实热证,常见于喉咙干痛、腹痛、便秘等。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
◎耳折处,即耳垂上之斜行折纹,双侧均见折纹者为冠心病之征。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常见于肾病和糖尿病。
◎耳面皮肤血管充盈易见,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等。
◎耳廓背部呈陷窝状或皱襞状,如有指甲压痕样的微小畸形,提示先天性神经发育不良,易患精神分裂症。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耳垂肉薄,连血管网都看得清者,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或甲状腺肿患者。
02常用的耳穴刺激方式
耳穴的刺激方式较多,应根据个人的病情、穴位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有些刺激耳穴的方式对专业技术有很大要求,所以这里重点介绍三种简便易学,平时就可用得上的耳穴刺激方式。
一、全耳按摩法
挖取一点正光劲丝按摩膏在双手掌心中,两手掌摩擦发热,使膏体溶解附着于两手掌间后,敷于两耳上1-2分钟。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然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顺时针按摩5-6次,逆时针按摩5-6次,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同样反复按摩5-6次,在正光劲丝按摩膏的温和渗透下,按摩体感先是丝丝凉感,随后产生温感,配合手心的热度每次按摩能使全耳有发热感。
此法可疏通耳穴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二、风湿膏穴位贴法

将拇指对准耳穴,食指对准与耳穴相对应的耳背侧,拇指、食指两指同时按压。如有痛感,将一小块正光劲丝膏剪一小块贴于该处。通过正光劲丝膏药物刺激该处耳穴,达到治病保健作用。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三、耳廓按摩
耳廓按摩是以按、摩、捏、搓、揉、掐、点、提、拉等手法,作用于耳廓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法。
综合耳穴全耳按摩法二者为一体,能激发经穴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和调理体内免疫机能,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古今医书多有论述,在中医典籍《养生方》就有“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补其肾气,以防聋聩”的记载。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03耳部按摩禁忌
◎按摩时忌指甲过长。
◎按摩时,不要用力过大、过猛,以免搓伤皮肤。
◎聋哑者不宜进行耳部按摩
◎耳鸣、眩晕严重者暂停进行耳部按摩,否则会加重病情。
◎耳周皮肤发炎、中耳炎、外耳道发炎者不能按摩。
◎患严重心脏病者不宜按摩,更不宜用强刺激手法。
◎女性怀孕期间,特别是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耳部按摩。
◎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应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意外


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藏在耳朵上的“健康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耳穴   耳轮   正光   耳朵   耳背   耳廓   耳部   脏腑   耳垂   穴位   经络   乾坤   手法   糖尿病   全身   皮肤   提示   方式   地方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