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医案》重用“附子”救治儿科危急重症医案

胸满憋气(肺炎后呼吸困难)

郭某, 男, 6 岁, 于 1991 年 10 月 20 日初诊。 其母代诉:本月上旬患肺炎住市某医院, 经抗感染、退热治疗, 输液 1 周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 但患儿一直出汗不止, 且胸闷憋气。 家长要求出院, 次日请予诊治。 症见患儿面色 白、唇微紫、精神倦怠、不时咳嗽, 汗出、胸闷、气促, 呼吸困难(吸气时极用力), 用手捂着胸部直叫难受。 手足凉, 体温 35.6 ℃。 脉沉缓无力、舌质淡晦、苔白腻。 诊为水湿上泛, 痰饮犯肺。 以苓桂术甘汤加法夏、枳壳、菖蒲治之;二诊:上方服 1 剂后, 呼吸减轻,吐痰涎较多, 但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未减。 脉沉、舌淡青, 白腻苔已退。 此为胸阳不振, 心肺阳虚。 当温扶心肺之阳, 理气利胸。 以四逆汤和苓桂术甘汤加檀香治之。

附片(开水先煎 2h)30g , 干姜 6g , 茯苓 10g , 白术 10g ,

檀香 6g(另包后下), 甘草5g 。

患儿服上方 1 剂后, 呼吸渐顺畅, 各症缓解。 2 剂后, 呼吸正常, 已不出汗, 体温 37 ℃, 诸症愈。

按:患儿因肺炎输液过量, 至水饮内停, 胸阳不振;退热过汗, 耗气伤阳, 至心阳不足。 初诊仅温化水饮, 未扶正助阳, 故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未减。 汗为心之液, 大汗必损耗心阳。 二诊抓住胸阳不振, 心肺阳虚之主要病机, 方才取得满意疗效。

本文选自《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作者顾树华,系火神派名家吴佩衡传人(吴佩衡之外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火神   汤加   枳壳   气促   干姜   附子   菖蒲   白术   憋气   檀香   胸闷   不振   肺炎   危急   儿科   体温   重症   呼吸   困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