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祖师”郑钦安用大剂量附子(四逆汤)救治吐血重症

医案摘录(郑钦安医案 )

清末光绪年间 ,成都知府朱大人之妻患吐血病 1 年余, 诸药无效, 诸医束手。延郑氏来府诊视 。诊见:患者面色苍白, 虽是夏至季节,床上仍铺毛毡, 盖丝绵大被 , 十分怕冷 ;舌质淡红, 舌苔白腻。处方 :

炙附子 120 g, 炮干姜 120 g, 炙甘草 60 g。

患者服药后自觉周身凉爽 ,胸口舒畅 ,吐血竟然止住,且食稀饭两小碗。病入坦途 ,由此而愈 。

赏析 此案所用干姜、附子均是大热之药 ,且量大超常, 治此等呕血重症, 表明郑先生对血证的认识可谓独具一帜。他把血证分为阴阳两纲, 称之为 “阴火 ”和“阳火 ”。 “天包乎地, 气统乎血 , 气过旺 , 可以逼血外越 ,则为阳火;气过衰 ,不能统血 ,阴血上僭外溢,则为阴火 ”。并根据多年经验, 认为阴火引起的血证远多于阳火 。 “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 ,正气一衰, 阴邪上逆, 十居八九 ,邪火所致十仅一二” 。本案可见一斑 。张存悌先生曾治疗一血尿病例 ,前治从阴虚火热着眼 ,兼有口苦 、低热等似热之象 ,然服凉血止血之药 4个月 ,疗效并不理想 ,遂改弦易辄 ,从阳虚入手, 用潜阳封髓丹加味,收效之速实出意料 。郑氏在论小便下血时曾云:“ ……经验多人, 皆是重在回阳, 其妙莫测 。”洵非虚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附子   加味   火神   光绪   干姜   丝绵   舌苔   淡红   血尿   知府   坦途   夏至   毛毡   祖师   正气   重症   患者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