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曾经以为,《红楼梦》里的世界离生活太远,贵族世家,公子佳人,终是纸上呈现。

然历经岁月风雨,回望书中所述,才发现,它道出的是平凡生活的真相。

人到中年,悲喜自渡。

领悟《红楼梦》里朴实的人生智慧,你的人生会越来越通畅。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王熙凤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极具金刚手段,而鲜少菩萨心肠。

但凡事皆有例外。

面对上门打秋风的远亲刘姥姥,她却展示了最大的善意。

这年岁末,刘姥姥家计堪忧,陷入困顿,眼见家中老小就要挨饿受冻,难以过冬。

别无他法,她只得硬起头皮,厚着脸皮来到八竿子打不着的豪门“亲戚”贾家,想讨些活命钱。

运气还不错,不费什么波折,刘姥姥便顺利见到了荣国府当家人王熙凤。

在这个乡下贫婆子面前,一向傲娇的凤姐并没有表现得不可一世,而是“满面春风问好”,与之寒暄闲谈,又安排茶饭,恪尽地主之谊。

面对刘姥姥的来意,凤姐一望而知,却没有心生鄙夷,她体谅刘姥姥词不达意,宽容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十分顾及他人尊严。

当她表示要资助20两银子,刘姥姥喜得眉开眼笑,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话说得粗鄙,凤姐也不以为意,只笑而不睬。

最后凤姐还另拿一串零钱,方便刘姥姥雇车坐回家。

如果说那20两银子是顾及侯门脸面,出于人情世故的大方接济,那么这一串钱,就足以体现凤姐真切的惜老怜贫之心。

这等妥帖周全,并非来自情面上的应对,而是源于凤姐的一片体贴之情。


《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贾府落败后,遭遇种种人情势利,世态炎凉自不用说,凤姐的女儿更涉险境,被卖入烟花巷,幸得刘姥姥拼尽身家性命,冒死搭救。

凤姐万不曾想到,当年无心抖漏的滴水之恩,竟换来他日的涌泉相报,自己偶然间播下的善意种子,终在女儿身上结出善果。

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好当下之事,常怀善心,随缘行善,积累福报。

任何事情,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任何事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须执于结果,然终能水到渠成。

古语曰:行善无需人见,积德自有天知。

生而为人,应该懂得,常怀善愿,常行义举,福报就已经在来的路上。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绣春囊”事件后,王夫人为肃清大观园里的生活作风问题,开启了园内“整风运动”。

历来“运动”需要打手,其中有一个奴才蹦跶得最厉害,她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极尽挑唆诽谤之能事,唯恐天下不乱。

她就是王善保媳妇。

她借机修理平日不买她账的丫头们,首拿晴雯开刀,在王夫人面前进谗言,害得晴雯被赶出大观园,最后抱屈夭死。

她带头抄检园中婆子和丫头们的物品,得罪了一干下人。

她欺负探春是庶出,对其毫不尊重,做出有辱主子的举动,结果挨了探春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一个人蹦跶过头,引起众怒,他的前路注定荆棘满步。


《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众人搜检至迎春房中时,因丫头司棋是王善保媳妇的外孙女儿,使其即刻成为众矢之的,大家皆留意观察,要看她藏不藏私。

果然见她徇私,只随意掏了一下司棋的箱子就作罢,惹得他人不服:“这是什么话?有没有,总要一样看看才公道。”

遂从箱中搜出了男人物品,坐实了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

封建时代,事关风化,这是要人命的。

事已至此,无处煞气,王善保媳妇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

众人见她如此,莫不嘲笑鄙薄,也有趁愿的,也有心中感慨,报应不爽。

本想整治别人,却祸害到自己外孙女儿的头上。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外乎如此。

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做事不可太过,凡事留有余地,倘若一味揪着别人不放,等到自己落别人手里时,当然会被钉死。

待人留情面,彼此方有盘旋的空间。

与人共事相处,话不说满,事不做绝,留有余地,方可回转。

王善保媳妇若能早些明白这个道理,她和外孙女儿司棋的结局或许就都不一样了。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尊重别人,即是庄严自己。放过别人,等于放过自己。给别人生路,亦是给自己退路。

人这一生,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方式,对待他人的所作所为,终会辐射到自己身上。


《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守住初心,方得始终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母亲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对孩子可谓影响深远。

金荣自小没有父亲,靠寡母胡氏一手拉扯,家中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没钱上学,金荣的姑妈为他争取到入读贾府私塾的机会,这本是一件好事,学堂里茶饭免费供应,金荣只需埋头苦读,博得他日中举,便可养家奉母。

但他无心向学,热衷结交损友,因贪图薛蟠的银钱吃穿,不惜满足其“龙阳之兴”的癖好,以出卖身体来牟取好处,着实不堪。

面对儿子的荒唐行径,胡氏非但不予以规谏,令其改正,将其导入正途,反而沾沾自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找到一条发迹的捷径。

如此三观不正的母亲,又怎能培养出好学上进,知耻有志的孩子呢?金荣的前景可想而知。

书中另有一对母子,其背景家境与金荣母子相类,却活出了不同的人生。

贾芸也是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金荣在学堂里荒废学业,胡作非为时,贾芸在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地找工作。

找事不成,求人不顺,在外边受了一天气的贾芸,回到家不向母亲诉苦,更不把气撒在亲人身上,只关心母亲吃过饭没有,活脱一个孝子。

儿子外出,母亲就在家里安安静静操持家务,见儿子回来,也不问东问西,絮叨聒舌,只让他吃饭歇息,别无他语。

贾芹的母亲巴结凤姐,截胡了原本属于贾芸的工作。贾芸并未就此对自己的母亲心生怨怼,抱怨其没本事,而是积极另寻途径。

奉承巴结之事,贾芸的母亲做不来,她只恪守本心,做好自己的事,绝不艳羡别人家的孩子过得光鲜体面,而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活得累不累。

最后贾芸凭借努力获得了满意的工作,他做事认真,奉母尽孝,据探佚,他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好结局的人。

既有如斯母亲,方有如斯孝子。

贾芸的好品质源于母亲的身教力行。

初心不忘,才不会迷失自己。

一个人烦恼的根源,往往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想要太多。

所谓捷径,不过是被欲望遮蔽双眼,被诱惑引入歧路罢了。所有走过的捷径,都毫无例外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弯路。

像贾芸母亲那般,守住自己的初心,坚守心的方向,恪守原则底线,不迷失,不走偏,如此,终能获得圆满。


《红楼梦》中的三条人生智慧


生活多艰,人生实苦。

若想自渡,不得不看清世界的真相,遵循天地间的因果法则。

在行走中,多行好事,必将获得意外的回报;

在共处时,留有余地,自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前行时,不忘来路,终能到达心之所向。

前路苍茫,若以智慧之光拨扫迷雾,我们就能看见光明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红楼梦   整风运动   刘姥姥   初心   人生   留有余地   茶饭   外孙   捷径   媳妇   丫头   凤姐   母亲   女儿   智慧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