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小时候最常听大人讲的话就是: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书本中也亘古不休地提醒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才是不浪费时间?对于生命来说,什么样的时间才最有价值?

有时候,好像陷入了一种对时间的误解之中:

努力地想要把每一分钟都填满,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十分充实,但却在某一个将睡的夜晚,莫名感到空虚,似乎生命与心灵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又是怎么回事?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抓住了时间,却浪费了生命

我们努力不浪费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时间的奴隶。

当一天的闹铃响起,就像被裹挟进了一架巨大的时间机器,生命被标记了等量的时间刻度,每一刻都等待着填充饱和的内容:

工作时有追不完的目标,空闲时又被各种各样的娱乐信息围追堵截,生怕生命留有一丝空白。

看起来,是我们在管理时间,实际上,却是被它牵着鼻子走。恍惚间想要停一停,却早已忘记这机器的开关在何处。

这时的我们,又该如何找回自己?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图 | 《空度》

书籍设计师朱赢椿先生有一本书,书名就叫做《空度》。据说这本书的创作的起因是朱先生经历了一次意外脚踝骨折。

在那之前,他给自己安排的设计工作非常饱和,每天匆匆忙忙到处跑,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骨折之后,设计工作和各种活动不得已暂停了下来,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走得太急了?

他试着让从时间的网格中逃离出来,不再使用钟表,也不上网、不用微博。

每天,就让朋友将自己扶到工作室附近的池塘边:

看清晨的鸟儿起来找食吃,看一只蝴蝶从水面上飞过,看一只蜘蛛正在织网,看两条鱼追逐水面的花瓣……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自然界中那些微妙的变化,就像是慢镜头一般,一帧帧出现在他的眼前,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动态画卷。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原来,走得慢一些,就能感受到世界的丰盈。而每一次对世界的感知,其实都是与我们自己心灵的相遇,剥离开时间纠缠的假象,我们就能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在一次演讲中,朱赢椿说:

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能够每天找一个小时,或者每周找一天,忘掉时间,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真正地好好地跟自己相处一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关爱。

只是,进入那条摆脱时间的追赶、与真实的自己相处的途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总是不敢停下来:害怕被别人赶超,害怕陷入自由的失控,也害怕虚度了一分一秒的光阴……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哪怕一个小时,与自己好好相处

其实,那枚时间的暂停键一直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最近,一位朋友从乡下老家回来了。原来妆容精致的她被晒得黝黑,却每个细胞都透着健康活力。她说,自己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治愈。

朋友原来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门主管。

每个月背着业绩往前冲,再加上团队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长期压力之下,身体终于抗不过去病倒了。

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停一停。于是狠心辞掉了正在上升期的工作,跑回了乡下外婆家中。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在那里,她每天听着鸡鸣狗吠醒来,白天跟外婆聊聊天,一起种菜做饭,或者在周边的山野间走一走;晚上回来就看看书、写写日记。

“当不再为自己设置闹铃,那种焦虑感就像潮水一样,‘唰’地退去了。

有一天晚上跟外婆在院子里看到满天的星光,心里涌起了久违的感动。我知道自己又活过来了。”

那段时间,她并没有完成什么,看起来是对时间的浪费。但对于她自己的生命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一次觉醒,一次疗愈。

当感觉生命陷入内卷的疲惫时,不妨试着按一下暂停,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有一位朋友,他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天中午吃完饭,都会到公司楼下的小公园坐一坐,有时听听蝉鸣,有时就看看树叶光影的变化。

他说,“那一个小时,我觉得我是属于我自己的,好像从所有繁杂的信息中逃离了出来,可以自由呼吸。”

像那位朋友一样,我们是可以自主地为自己营造一个“空度”的时空的。

比如每天在自然中静坐片刻,或是每周做一些有趣的小事:手工、拼图、画画等。

再或者,有意让自己慢一点,看看夏天温柔的落日,看看路边开放的一朵花,看看一条虫子行走的轨迹……

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就打开了通往自己的那扇门。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空度,非空

空度是什么呢?它不是忙于工作的时间。在重复的工作中,生命被钟表规范、切割,成为效率的工具,甚至是交换薪资的代价。

在这样“异化”的过程中,我们只感觉到生命的碎片,却距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前段时间流行的“躺平哲学”,又何尝不是生命对回归自我的一场呼唤呢?

它也不是沉迷娱乐的时间。娱乐就像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避难所,让我们暂时忘掉焦虑,沉迷于当下的欢愉。但是欢愉之后,仍将面临无尽的的空虚与怅惘。

它是马尔科姆·阿迈尔在《时间》一书中提到的“创造性时间”:“要有能力体验这种时间才能真正认识生命。”

它也是梁实秋所说的“闲暇时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空度不空,是生命的丰满

它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设定目的,也不计算效率,忘掉钟表的存在,只观照内心的节奏;同时,它也是一次勇敢的自我审视:要试着与自己独处,哪怕直面内心的挣扎、逃避、欲望,甚至无所适从。

它可以是静室中的闲坐,也可以是遥远的放逐,可以是闲逛、发呆、做梦,也可以是静静地观察一朵花、一棵树。在时间的规范之外,我们才感受到生命的舒展与自由。

若放在社会的评价系统上,这或许是一种浪费、懒惰,退步。但这样的时间,是必要的。

它就像是一剂良药,让灵魂保持健康的状态,而不至于迷失于匆碌之中。

空度不空,它是此刻,是生命的丰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闹铃   生命   欢愉   闲暇   乡下   钟表   光阴   外婆   丰满   害怕   真实   小时   时间   自由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