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情诗”

林黛玉冰清玉洁,兰心蕙质,秀外慧中。她是诗意的化身,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首诗词。在她众多诗词中,如最能算得上情诗的,恐怕非《题帕三绝》莫属。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了父亲贾政的暴打,被打后他怕林黛玉担心,就让晴雯以送两块旧手帕为由,以安慰黛玉,让黛玉放心。晴雯将帕送至后,黛玉“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急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拋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拋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读者不禁会问,林黛玉三首题帕诗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她为什么要写流泪诗?贾宝玉为什么要送林黛玉两条旧手帕?下面就来作一具体分析。

一、《题帕三绝》的主要内容

手帕,也叫汗巾、手绢,其历史久远。我国先秦时已有“巾”,至东汉时“巾”演变为手帕。随着时代的推移,手帕不仅是用来擦眼泪,还具有表情达意之功能,手帕常作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在手帕上题诗寄情,由来已久。如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在手帕上题诗相赠,互通心曲。明朝冯梦龙的《山歌》“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真切含蓄地反映了男女恋人对爱情热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礼教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林黛玉的这三首题帕诗是对爱情的自然流露,因三首都是七言绝句,所以称作《题帕三绝》,它与《山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黛玉的“情诗”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蒙戚回前批:“两条素帕,一片真心。三首新诗,万行珠泪。”由此可见三首题帕诗具有“真、深和泪多”等特点。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对三首诗的题识提出了一丝质疑,他认为:在帕上题句,不应有“其二”“其三”等字样。我们在此不作评论,暂且以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诗的次序作解析:

第一首,“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拋却为谁?”宝玉被打后,预料黛玉一定要为他流泪,所以才派赠给黛玉两块平日里自己用的手帕。这两句写出了黛玉因怜惜宝玉为宝玉流泪,为宝玉担心,除了为宝玉还能为谁呢?“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黛玉本来就在为宝玉流泪,收到宝玉赠送的手帕,知道宝玉深知她的心意,于是哭得更厉害了。“鲛绡”即手帕,晋代张华《博物志》有个“流泪”的典故:“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是说南海水中有鲛,在水中生活像鱼一样,从来不放弃纺织,它哭的时候能哭出珍珠来,因为它的眼泪就是珍珠。陆游的《钗头凤》中也有类似词句:“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鲛绡泪透,尺素传情。宝玉把自己用过的手帕解下来派人赠予黛玉即“解赠”,林黛玉见帕如见人,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既感到震惊,又能体会出宝玉对自己的情谊。

第二首是说黛玉在宝玉挨打后整天为她宝玉受苦而流泪,黛玉流的是疼惜宝玉被打之泪,流得枕上袖边都是。一直以来,人们总以为黛玉是为自身不幸而伤感、流泪。其实,宝玉的不幸才是她最大的伤痛。为了宝玉,她宁可毫不顾惜自己,宝玉挨打,她整天地流泪,“任他点点与斑斑”,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虽是偷潸,却很任性,泪为知己者流,流得值!

第三首“湘江旧迹已模糊”与“窗前亦有千竿竹”,用的是大舜与娥皇、女英的典故。张华《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涕挥竹,竹尽斑。”这一典故与黛玉“眼泪还债”高度契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探春当着众人与林黛玉笑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两条手帕、三首诗把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一生串联在一起,紧凑又合理,既写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真情,也符合了《红楼梦》大旨谈情、悲悯万物之本义。

林黛玉的“情诗”

二、林黛玉为什么要写流泪诗?


纵观林黛玉的三首题帕诗,其字里行间均暗示“眼泪还债”的前缘,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情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两方手帕见证了两人的知己真心。

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即贾宝玉的前世)日夜浇灌,得以化成人形,决心随神瑛侍者前往人间,并决定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其浇灌之恩。泪水是维系黛玉生命和爱情之物,因此说,黛玉流泪是常态,题流泪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人生若只如初见。宝玉黛玉心有灵犀,默契感极强,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似曾相识。“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这是宝玉初见黛玉时说的第一句话,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想:“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六七岁的黛玉来到贾府后,宝黛两人更是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言和意顺,略无参商。长期以往,宝黛感情自然比其他人要深厚一些。

贾宝玉这次私下里传递手帕,既表达了私密感情,更是他在皮肉受苦之际,对心上人林黛玉一番心思的劝慰。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自然心领神会,立马用三首诗把自己内心的思虑全部释放出来,遂成《题帕三绝》。具体来看,第一首诗写的是两人前世。用“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暗写了为宝玉流泪,呼应了身为绛珠仙草的林黛玉下凡还泪之说。第二首诗写的是眼前现实。用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写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是怎样为宝玉流泪的。第三首诗写的是后世。用“湘江旧迹已模糊”“不识香痕渍也无”,暗写是两人最后无疾而终,也伏写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林黛玉的“情诗”

三、为何要送林黛玉两条旧手帕?

读者也许会问,宝玉为什么不送黛玉新手帕,而是送两条旧手帕子呢?

宝玉挨打后,疼痛难奈,躺在床上昏昏默默,半梦半醒。此时黛玉前来探望,见此情景,黛玉发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只见她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书中写道:“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蒙侧批:“心血淋漓,酿成此数字。”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蒙侧批:“文气斩节(截)。”从以上记述和脂批可知,宝黛感情已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彼此从心底里相互关心着、惦记着对方,两人用心用情至深。

黛玉回去后,宝玉心下记挂着林黛玉,故意支走袭人,叫晴雯送两条旧手帕子给林黛玉,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晴雯听说,只得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作什么呢,此处蒙批:“送的是手帕,晾的是手帕,妙文。”其实脂批这里已经透露了线索:黛玉白天探望宝玉时哭的气吞声咽,这晚上晾晒的手帕上可不就是浸满了黛玉为宝玉而流的泪水么?宝玉派晴雯送给黛玉自己使用过的旧帕,乃是委婉地告诉黛玉:你为我流的泪我都知道,也望你知晓我在人后为你偷偷而流的泪,这同样浸满了我泪的旧帕送你。

林黛玉的三首题帕诗,以泪为中心,不仅照应了“以泪还债”,而且是对周边“风刀霜剑严相逼”环境的一种暗示,是林黛玉饱受爱情煎熬的真实反映,更是她在贾府里的生命写照。宝玉黛玉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之后,彼此都愈加珍惜,愈加觉得来之不易。在此之后,他们几乎再没有发生过象之前那样的争吵,彼此只有心心相印,心心相惜,心心相依,宝黛爱情愈加牢固,其犹如一首歌所写:“我和你走过雨走过风,慢慢地把心靠拢。就让我默默地真心为你,一切在无言中……就算是人间有风情万种,我依然情有独钟……”

《红楼梦》第十九回有一蒙戚双批:“余阅此书,亦爱其文字耳,实也不能评出此二人终是何等人物,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就是说小说结局处有一情榜,贾宝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如果说贾宝玉的“情不情”是情到深处也无情的话,那么,林黛玉的“情情”就是情到深处更有情。林黛玉一生极度专情,对贾宝玉的感情异常单一和纯粹,这就是“情情”。《红楼梦》就像一面镜子,映出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加深一层时,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又更深了一层,就会存有更多的宽容、悲悯和博爱之心。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湘江   宝玉   尺幅   帕子   镇日   旧迹   鲛绡   红楼梦   情诗   手帕   典故   泪水   眼泪   感情   自然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