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总有朋友向我抱怨说:“我的下背部穿过臀部,一直到腿的后部一直到脚,总是会感觉到莫名的麻木和刺痛。药吃了无数,就是不见好。”

从朋友的描述,我不难看出,他很可能患上了坐骨神经痛。因为坐骨神经体内最长和最宽的神经,发生疼痛就是从下背部穿过臀部,再到腿的后部一直延伸到脚。

通常,坐骨神经痛每次发作只会影响身体的一侧,症状可轻可重。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基本都是从钝痛到尖锐、灼热或类似电击的疼痛。其实,这与坐骨神经的分布较广有关,比如这个区域可能会出现麻木或刺痛感,而另一区域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

在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坐骨神经痛都会自我缓解,因此确定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可能有助于治疗。本文中,我将给大家重点分析坐骨神经痛这一疾病,希望能够给大家详细了解它,并给自己的治疗带来帮助。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坐骨神经痛可有多种原因,其中很多情况是与年纪增大、腰椎出现退化有关。以下是坐骨神经痛的一些最常见原因: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腰椎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症:我们的椎间盘,就是充当椎体与椎体之间的垫子,缓冲椎体的压力。其实它是比较软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的垫子受到挤压出现破裂或撕裂时,它就会向外突出。当它压在附近的神经上时,我们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就有这么一种情况,椎间盘突出恰好压在了下背部的坐骨神经上,它引起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退化抑或老化: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都会出现老化,尤其我们的脸部会干瘪、皱褶遍布,不在柔软,富有弹性。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椎间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也会如同脸部一样,会失去水分,变得没有弹性,柔软度也会大大降低,这也就造就了椎间盘容易破裂的事实,一旦破裂就会从椎体之间突出挤压神经,甚至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

骨刺或者骨赘,其实这就是医学所称的骨质增生。说句简单的,其实就是是骨头向外长大了一些,它们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我们身体有骨头的地方都会出现,尤其是关节处。但如果压在坐骨神经上,则会导致坐骨神经痛。骨刺通常与脊柱骨关节炎或变性椎间盘疾病有关,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很常见。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椎管狭窄: 椎管是容纳脊髓和脊髓神经的骨通道。可能是由于骨关节炎、脊椎狭窄可能是由骨刺在椎管内生长引起的,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当腰椎发生椎管狭窄时,可导致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痛可以是梨状肌综合症的一种并发症,其中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处,痉挛并引起臀部疼痛。坐骨神经直接位于梨状肌下方,并且痉挛、拉紧或肿胀会刺激坐骨神经,从而引起坐骨神经痛。

在20至4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多数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坐骨神经导致。在老年人中,它通常来自脊柱关节炎或椎间盘疾病,或两者兼而有之。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由于我们每一个人之间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可以认为,一个人的坐骨神经痛可能会与另一个人的坐骨神经痛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射击疼痛,而其他人只会感到麻木。但是,医生通常能够根据一个人的症状来诊断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包括:

坐太久,长时间站立以及举起重物会加剧坐骨神经痛的疼痛,咳嗽和打喷嚏也会使疼痛加重。虽说这病并没有太大的生命危险,也没有太多的紧急 情况发生,但是有一种情况,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那就是马尾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马尾综合症是一种坐骨神经痛的紧急情况。

马尾神经是位于脊髓下端的神经根束。马尾神经综合症会在神经根受压时发生,会导致多种症状,包括: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慢慢发展,但是如果我们遇到这些症状,为了挽救腿和膀胱功能,应立即寻求正规医院的医生帮忙,绝对不可大意。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由于坐骨神经痛通常会自行清除,因此许多医生最初倾向于采用非手术方法保守治疗。从未经历过坐骨神经痛或轻度或中度疼痛的人可能会从以下任何治疗方法中得到缓解:

冰疗法或热疗法一次:向患处应用热敷或冷敷不超过20分钟可以减轻疼痛。

伸展运动: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但是要小心。尽管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一些伸展可能会缓解疼痛,但大多数人会向前弯曲,这实际上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并使椎间盘突出症恶化。

开始时,至少要保持拉伸10秒钟,然后再将其拉伸至少30秒钟。伸展时不要弹跳,也不要屏住呼吸,保持正常呼吸。对于坐骨神经痛的人来说,一个容易的伸展运动是仰卧,抬高一条腿,在抬高的大腿或脚上缠一条毛巾或绑带,并用毛巾支撑腿,同时轻轻拉直膝盖。地板上的腿可以弯曲或笔直,以较舒适的为准。应该感觉到自己的腿后部具有拉力感。以下是一些伸展运动的训练姿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另一种选择是坐在椅子的边缘,双脚牢牢地放在地板上。伸出一条腿并弯曲脚,这样,腿的重量就可以放在脚跟上。保持背部“笔直”,在坐骨上轻轻向前摇摆,以使肚脐向腿部稍微移动。您应该感觉到您的腿后部有拉力。

伸展运动时,其目标是感觉更好,不变得更灵活或不增加运动范围。随着时间的流逝,您可能会变得更加灵活,并增加运动范围,但是通过常规练习,这些收获往往会缓慢发生。

千万不可过度推(或拉)力会导致肌肉、肌腱和韧带细微的撕裂,这会造成伤害,并使我们的柔韧性降低,而不是变得更加舒服。

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单独使用消炎药、肌肉松弛剂、止痛药或神经痛药,或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控制症状。另外针灸也可以帮助坐骨神经痛。

瑜伽一些研究表明,瑜伽可以有效减轻腰背痛,尽管必须注意不要做会加剧坐骨神经痛或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姿势。

如果这些方法不能充分减轻疼痛,则下一步可能是进行一个或多个成像检查,例如X射线或磁共振成像(MRI))以查找症状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医生很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关于坐骨神经的几大误解

误解1: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状况,还是一种诊断?所有腿痛都符合坐骨神经痛。

人们通常称坐骨神经痛为一种状况或诊断,但这确实是一种症状,表明某些东西刺激了我们的下背部的神经根。经常听到有人认为任何腿痛都可以称为坐骨神经痛的说法,但事实并非如此。

腿部疼痛可能是由于血管问题、肌肉劳损,蜂窝织炎或其他刺激性神经(例如股神经)引起的,这会导致腿前部疼痛。

我们前面说的很清楚,真正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是从中臀到腿后部,通常经过膝盖,再经过小腿。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误解2:坐骨神经痛有特定运动或者劳累事件

我们常常认为,如果不搬起那个东西、干重力活,我们就不会感到疼痛。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反而在大多数时候,椎间盘已经出现缺损,并准备好进行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不一定是由该特定运动或者劳累事件引起的。有些时候,纵然你不会去做那些事情,坐骨神经痛还是会发生。

虽然特定事件可能不会导致坐骨神经痛,但某些工作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痛。

2017年6月发表在《欧洲脊柱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体力劳动是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男性,与较高风险相关的工作包括金属、机械和其他工业工作。对于女性而言,护士、销售人员和产业工人的风险更高。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误解3:如果患有坐骨神经痛,就应该卧床休息

大多数患者如果保持活跃并避免过度休息,就会变得更好。其实大量康复学研究数据发现,与坐骨神经痛患者保持活跃相比,绝对卧床休息几乎没有好处。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练习良好的姿势,最大程度地减少坐姿,减轻体重,保持良好的肌肉柔韧性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来预防坐骨神经痛。

误解4:药物治疗是缓解坐骨神经痛的最好方法

也许,服用止痛药或抗炎药可以减轻坐骨神经痛的痛苦,但实际上,2012年2月在BMJ (《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系统评价和学术分析发现:

缺乏证据表明NSAID、皮质类固醇,抗抑郁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等药物的功效。至多只有低质量的证据来判断通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处方药的疗效和耐受性。”

对于持续出现严重症状,对镇痛药无反应或无法通过活动调节改善的人,其他治疗选择包括口服类固醇或接受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其实硬膜外类固醇注射通常用于急性神经根病——马尾综合征。而对于慢性坐骨神经痛没有帮助。实际上,有些症状轻的人,通过自我康复训练是可以恢复的。

坐骨神经痛长期服药不见好?医生:这些知识应了解

结束语: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深受坐骨神经痛的困扰,他们总是期待吃药来将它彻底治愈。然而坐骨神经痛,并非就是说吃药了,就一定会完全康复。其实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注意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这对年轻人尤为重要。

定期锻炼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脊柱结实,坐姿时保持良好的姿势,并且如果你长时间站立或进行繁重的工作,一定要格外注意使用良好的身体力学,保持腰部使用的合理性。

声明:部分配图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马尾   椎管   类固醇   都会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痛   可能会   椎间盘   后部   背部   臀部   症状   疼痛   神经   医生   原因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