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了,该如何使用“大黄”力挽狂澜?

大黄是临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重要中药之一。 大黄专入脾胃,味苦性寒,历代医药名著均有记载。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生山谷,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其可用于“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论述:“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良将”。宋·张元素著《珍珠囊》谓其“泻诸实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下痞满”。《药品化义》曰:“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为将军”。《本草经集注》曰:“平胃下气,除痰热,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根据以上经典著作对大黄的论述,可见大黄为攻积导滞、除痰热、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之要药。

中风了,该如何使用“大黄”力挽狂澜?

根据中药现代药理和炮制,大黄有2种主要成分,一是大黄泻素,一是鞣酸。大黄泻素具有泻下泄热功效,临床上为了攻积导滞,则用生大黄,且煎药时要“后入”,即稍加热,使大黄泻素溶出来即可,要是煎煮时间过长,则大黄泻素被破坏,鞣酸被煎熬出来,达不到通便泻下的作用。另外,大黄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有所变化。生大黄泻下力较强,适用于清热泻实;酒制后重在活血通络,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等;大黄炭,凉血止血功效较好,应用于血热火盛之出血病证。 应用大黄治疗中风病的适应症为:当证见肝阳风动,痰火上扰,邪热内积,热结肠腑,腑气不通,在选用汤剂时,可加用大黄粉冲服,以加强清热泻实的力量。否则热积不除,大便秘结不通,邪热不得下泄,阳明实热上壅,可使痰火更甚,浊气上熏,加重病人气血逆乱,气机升降失常,导致心神受蒙。

中风了,该如何使用“大黄”力挽狂澜?

临证中,我们对脑中风痰热腑实、瘀血阻滞患者,应用大黄粉泻下,即能排出积粪很多,大便一通,气机宣达,痰化、热清、瘀消,症状改善非常明显,病情转危为安。现代药理药效实验证明,应用大黄清热泻火,泻下攻积,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道排泄毒性产物,通过泻下逐水也能起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这和现代医学抢救脑中风,应用甘露醇脱水减轻脑水肿、颅内高压的方法颇为一致。

中风了,该如何使用“大黄”力挽狂澜?

使用大黄治疗中风病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即为中风急性期,热积肠腑之实证。 二、注意按病证轻重和体质不同采用不同剂量。一般我们用3~5克生大黄粉冲服或鼻饲灌服,体壮者用重剂,体弱者可取轻剂。有实验报道,3克以下已无较大泻下作用,一次量小于1克反而降低肠蠕动和减少肠液分泌而导致便秘,0.2~0.5克已无泻下作用,可作为一般健胃剂应用。三、中风病为本虚标实证,因此应用大黄粉必须注意不可泻下过度,应中病即止。四、当单用大黄粉冲服后,通腑泄热效不显,大便仍不能通解,隔6小时后,加用枳实,莱菔子,浓煎后冲服大黄粉,即可见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甘露醇   大黄   李时珍   推陈致新   本草   泻下   附子   鞣酸   适应症   力挽狂澜   药理   实证   人参   功效   作用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