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用数千年时间和亿万人生命实践不断发现、创造、积累、检验和完善所形成的一个原创、独立、完整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

中华民族能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日渐强盛,中医药的确功不可没,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无法辩驳。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护佑中华民族屡经瘟疫、战乱和灾害,一次次转危为安,得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中国古代历史上至少发生过300多次瘟疫,中医药与瘟疫展开一次次殊死搏斗,无数次挽救民族于危难,在同疫病斗争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丰富的疫病诊治理论体系,促进了自身的传承发展。

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1800年前,张仲景有感于当时疫病流行、百姓苦痛,苦心写成“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1800年后,从医圣的经方中加减化裁而来的抗疫中药,又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交出了亮眼答卷。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与西医药协同配合,发挥未病先防、辨证施治等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形成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案,极大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为成功防控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原创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杏林春暖、橘井泉香……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重视实践、重视疗效的医者精神,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治未病观等哲学智慧,凝聚着精诚仁和、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因此,我们要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深扎根、壮枝条、叶繁茂。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下面我们从邓铁涛教授的学生唐铁军给邓老的信中更能看出纯中医的魅力!该文是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博士毕业生唐铁军在英国给邓老的一封来信。由于中医师在英国没有西药的处方权,“迫使”他们摆脱了对西药的依赖以及临床分科的羁绊,针药并用,多管齐下,心中时刻牢记“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大精髓,完全按照传统中医的思辨方式、固有规律来践行着中医。读来确实给我们启示,让广大读者了解新一代的“纯中医”在海外传承发展的真实状况,希望能有所启示。

您好!近来身体好吗?转眼来到英国已经有两年多了,这两年来我一直在英国大学里面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感受颇多。联想到近来国内某些人对中医的种种非议,感觉有一些心里话想同您谈谈,并希望通过您告诉其他同道或非同道的人们,希望我的一些建议对中医事业的发展或许有所帮助。

在英国有许多中医同道,这里的中医与国内中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实践并传承着纯粹的传统中医。依据如下: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中医,包括我出国以前很难做到完全不用西药。在国外治病,我们只能应用纯中药,汤剂或丸散剂居多,均为纯中药制剂。英国对中成药的进口限制非常严格,任何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都无法进入英国。中医在这里没有西药的处方权,完全不可以使用西药治疗病人。因此,我们所用的药物只有纯中药。尽管这是被动的,但正是由于这种迫不得已,恰好使我们摆脱了对西药的依赖,充分体现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事实证明,没有西药我们同样可以有很好的疗效,成功的病例不胜枚举。

国内的中医医生通常针灸运用得并不多,针灸科的医生开中药也少,存在人为地把中药和针灸分割开的势态。然而在古代,中医几乎都是针药并用。纵观医学史,明清以前的中医各大名家大多数都擅长针药两手。我们要想中医有古人的疗效,首先要回归古人的行医方式,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医的精髓。在国外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几乎每一个病人我们都采用针刺和中药同时应用,还依据病情选用其他的非药物疗法,包括艾灸、火罐、电针、耳穴、推拿、刮痧等等,可谓多管齐下,其结果是多法互补,疗效叠增。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伦敦是国际大都市,汇集了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质禀赋,因而疾病谱也不同于国内。一些国内的罕见病在这里十分常见,我们诊治的病种十分广泛,涵盖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多科疾病。在国外行医必须学会做好全科医生,无论遇到什么病症,我都会牢记两条中医的精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我认为整体观念有助于在思维上突破西医临床分科的羁绊,辨证论治足以分析所有遇到的新问题。而国内多数大型中医院的临床科室设置,趋向于分科越来越细,每一科室仅研究五脏之一或六腑之一,详其一而必略其余。长此以往,是否会束缚一些医生的整体观念,有悖于传统中医的思辨方式?我们可否按照中医的固有规律来发展中医,不必遵循西医的学科划分方式?

我所工作的大学自1997年起开设五年全日制中医本科,今年开始招收中医硕士研究生。学生来自全世界各地,以欧洲各国为主体。这里的中医教育受英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十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就有临床见习的安排,随着年级的增长,见习的天数越来越多,逐渐过渡到实习。入学3-4年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相当熟练的针灸技术和一定的中药知识。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临床见习实习的时间甚至多于理论授课时间。同国内的教学相比,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多,论文、临床病例报告写作得更多,这些措施十分有利于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

中医为什么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消亡?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以师承制的教育方式代代传承,医疗教学本为一体。实践证明,高分的好学生未必将来就能成为好医生,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尤为重要。我感觉在海外的中医教育模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中医教育更加接近,有很多做法也许是值得我们国内中医教育借鉴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英国工作的体会。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深受世界各民族的欢迎,我的很多学生对学习中医有着极大的难以想象的热情,他们勤奋的学习,一批批地毕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两年多来,我运用您的临床经验治疗了许许多多的患者,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后有机会再向您汇报。记得您曾经把中医比喻为和氏之璧,学生想告诉您:中医这一瑰宝在海外已经大放异彩。请您老放心,中医永远都不会消亡,而且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祝老师身体健康!

学生:唐铁军 

于伦敦中萨大学中医药中心

2007年9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医   历久弥新   疫病   铁军   英国   同道   疫情   西药   中医药   疗效   精髓   中华民族   中药   千年   方式   国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