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树木得囊气

人非树木得囊气

刘 悦

囊气是俗话,志气是官话。

人生苦短可是总爱与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树有杆。人有囊,囊里面有气叫囊气。

“树人”字面上看,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几千年来人类,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上篇·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生活中离不开树,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树木一年经过小芽翠绿,渐渐长绿,经过风雨日晒变油绿,盛夏之后黑绿,初秋杏红,渐渐的变红经过霜打杏黄,很快黄,金黄落叶。然后,冬眠等待新春这样一年一年的反复……

世界很大,物种很多,仅植物种类就数不胜数。不过,对于有些植物来说,活上几千年或者上万年从来都不是事。地中海海域的一种海草,生长缓慢却长寿,这种海草的寿命可以达到十万年。这虽然是罕见的物种但是树木的年轮是众所周知的。

人类一直都在追求的长寿。一个人活个上百年,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了。从呱呱落地经历四季涨一岁,个位数,双位数之后能活到三位数已经很少了。所以人们把自己的年数想象为常青藤,高呼“万岁”、“长命百岁”。或者形容“不老松”。

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和树龄放在一起比喻呢?因为树龄可上千年,是植物中的长寿。比如银杏树在古老的传说中,它是神奇的不老之树被誉为是人们追求青春不老的希望。在郑州少林寺天王殿前有棵1500余年的古银杏。在嵩阳书院两棵古老柏树,相传至今已有4500余年。

人也就在是百年,总要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才不虚度此生。俗了讲人生就一副皮囊得有点囊气!讲的文明一些是要有志气。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要有作为,如果没有做为,不注重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

儒家说,人皆可以成尧舜,圣人是最高境界。

道家说,至人、神人、真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佛家说,得道成佛,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其实,这一切都是停留在理论上,我们普通人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但,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决心和勇气是有理想、有信心的表现。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越是在困难落后的条件下,越是能显示志气的精神、力量。

国外一家杂志社曾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发起过一项调查:你这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高达92%的人表示,非常后悔自己年轻时不够努力,导致一生一事无成。

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尼采说“其实人和树是一样的,它越是向往高处温暖而光明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而潮湿的土地。”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洪洞   管仲   树木   长寿   海草   树龄   槐树   余年   志气   物种   自然界   万物   植物   努力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