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不断出现这11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最好去检查一下

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中年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即使有轻微的多饮、多食、多尿,病人常不在意,并且有的误认为能吃、能喝,是身体强健的表现,直到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甚至出现合并症方就医确诊,或由于正常体检才被发现。

因此,了解糖尿病早期表现,早期发现糖尿病,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40岁以上不断出现这11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最好去检查一下

1、餐后2-3小时经常出现心慌、手颤、饥饿难忍、多汗、心率增快等,吃些东西即可缓解时,应想到是否是早期糖尿病性低血糖。

40岁以上不断出现这11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最好去检查一下

2、屡次发生皮肤化脓感染,如毛囊炎、疮疡。

3、女病人外阴瘙痒或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者。

4、因视力减退就诊,偶然发现眼底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者。

5、无明显原因的下肢酸困、乏力或皮肤瘙痒者。

6、生育年龄妇女有多次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先兆子痫病史者。

7、妊娠期有糖尿者。

8、本人出生时为巨大婴儿者。

9、幼年原因不明的生长迟缓、体力虚弱﹑消瘦者。

10、40岁以上体质肥胖者。

10、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及高血压者。

11、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昏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均应想到其基础病因有糖尿病的可能。

40岁以上不断出现这11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最好去检查一下

根据以上线索,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测定空腹血糖、尿糖,如没发现异常,再进一步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尿糖或做正规葡萄糖耐量试验,就能及时确诊是否有糖尿病。

如以上检查结果均正常,也不能轻易否定糖尿病,应定期复查以上各项检查,以防漏诊误治。

1、少吃一点

增加体重的食物少吃,如碳水化合物(粮食不能吃过量)、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饮食要有所节制,不可听任食欲。

控制总热量,饮食上应考虑到主食﹑副食、零食﹑饮料以及炒菜油的热量,如20粒花生米的热量相当于1两米饭,零食吃多了即使不吃饭热量照样会超标。

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热量需求是20~30千卡(这是按身高减去105所得的标准体重来计算的),而年轻人最好摄入的热量要比标准低一些,给身体留点余地。

按照标准,每人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粮食类)占每天热量摄入的55 %,蛋白质占15%,而脂肪占30%。

吃饭时要减慢进食速度,吃得慢血糖会慢慢升高,血糖抑制下丘脑,让人有饱腹感,以免吃得过多。多吃粗粮、干豆、蔬菜﹑藻类﹑蘑芋等高纤维食物。另外还要饮食清淡。

2、勤动一点

有时为了应酬,难免会摄入过多热量,要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热量,只有靠运动。中国人发胖往往是先胖腹部,而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大敌,要减肥消耗脂肪,只有运动。

40岁以上不断出现这11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最好去检查一下

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尤如“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许多人所谓的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必须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3、注意自我保健

传统的糖尿病自我保健,是指糖尿病病人经过专门训练能熟练地掌握胰岛素注射、尿糖检验以及对高、低血糖的识别和治疗,实际上是为了生存被迫学习的保健技能。

现今的糖尿病自我保健是把糖尿病人作为糖尿病保健队伍中的一员,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其能相对独立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能理解和完成医生提出的计划和各种要求,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和药物治疗等。

4、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尿糖   低血糖   高血压   血糖   胎儿   热量   症状   体重   身体   饮食   原因   发生   发现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