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这两天一阵寒风来,不少畏寒的女士们已经裹上了呢大衣和羽绒服,年轻小姑娘们却还在露着腰露着脚踝美丽冻人。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同是风中凌乱人,谁也别去笑话谁。


身体畏寒裹成粽子,证明体内积寒已久,仗着年轻任性穿搭,寒邪就会偷偷爬上你的腰。


所以,最后大多会走上同一条路——宫寒。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PART 01


事实上,在中医古籍中并无“宫寒”的相关记载,所谓的宫寒,只是“寒凝胞宫”的一个通俗说法。


可以理解为:由于外来之寒邪或人体阳气不足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生殖器官),使生殖器官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也就是说,宫寒可以是先天阳气不足所引起,也可以是后天寒邪入侵所引起,比如长期服用寒凉食物或药物、经常吹空调、穿露脐装等。


具体来讲,中医中的“宫”要比西医的范畴更广一些,是指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中医称为“胞宫”,不是那个黑脸儿的包公哈。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寒”在中医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原因,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之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其中就包含“胞宫”。


所以“宫寒”不是单一的疾病,而且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


PART 02

宫寒的女性有哪些特点?


一般来说,宫寒的女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 白带量多,清稀;

● 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大;色暗,有血块;

● 性冷漠、多流产;

● 小腹不温,四肢冰凉,眩晕,经前乳胀;

● 黄褐斑、痤疮;

● 困倦腰痛、面色晦暗、眼睑肿胀。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除了这些,如果宫寒得不到有效的调理,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严重的妇科疾病,比如子宫肌瘤、输卵管堵塞、卵巢疾病、不孕不育等,给生活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爱美的女生们要记住了,千万要注意腰腹部的保暖,别因一时的放纵葬送身体的健康。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不过,已经被宫寒找上门了也别怕,不用忍受吃药打针的痛苦,暖暖的艾灸,对调理宫寒具有很有的效果。


PART 03

艾灸取穴


① 气海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气海穴)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② 子宫穴


经外奇穴,肚脐下四寸,再旁开三寸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子宫穴)


可以调理崩漏,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子宫下垂等妇科类问题。


③ 血海穴


取该穴时应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血海穴)


该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④ 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丰隆穴)


本穴位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


⑤ 八髎穴


位置:骶椎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八髎穴)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⑥ 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三阴交穴)


灸此穴位能活血化瘀,对痛经、月经不调疗效显著。


⑦ 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太冲穴)


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艾灸暖宫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在施灸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调整饮食作息,长期坚持,就能得到明显的效果。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每次每个穴位艾灸20-25分钟左右,自己感觉穴位有温热感即可。


此外,宫寒的女性要多吃温经暖宫的食物,不吃寒凉食物。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常见的暖宫食物主要有:


核桃、大枣、花生、洋葱、西红柿、桂圆,红糖等等;


平时多喝点生姜红糖水,血糖高可以只喝姜茶;


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经常用热水袋热敷小腹,不穿露肚脐的衣裤,多用热水泡脚。


面部长斑气色差?你很可能被宫寒找上了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你就能逐渐摆脱宫寒的困扰,成为面色红润身体好的小仙女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跖骨   艾灸   崩漏   丰隆   太冲   气海   胫骨   寒凉   月经不调   色差   穴位   子宫   部长   中医   食物   人体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