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收录于话题

#挽救中医 4

#肖相如 14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请尊重知识和劳动成果,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本周将连载肖相如教授的“挽救中医”系列文章,点击上方话题标签立即订阅。


中医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培养出合格的医生,也就是说中医教育没有完成基本的任务。连基本的任务都完不成,原因何在?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1

中医教育偏离了目标


教育的目标就是提升人的能力,培养人才。中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医生。显然,中医教育偏离了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


按照常理,偏离了目标的中医教育,要么重新回到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要么就取消。


如果重新回到了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中医的教育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取消了不能培养合格医生的中医教育,则中医教育可以重新开始。


中医教育的现状是,既不回到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也没有取消,而且从外表来看,中医教育不仅没有衰落的样子,反而是越来越兴旺发达。


具体表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招生越来越多,研究生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各种高级人才越来越多,经费越来越多,在全国大学中的综合排名越来越靠前。


这使中医教育的问题变得复杂,解决的难度增加。


中医教育没有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没有完成基本的任务,但在外界看来却是越来越红火,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对中医教育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现行对中医院校的评价和其他所有大学的评价体系是相同的,主要指标是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级别,各种获奖的数量和级别,SCI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各种人才的数量和级别,硬件设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在校学生的数量,在校研究生的数量等。


这些指标和中医教育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关系不大,而且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比如,要想获得更多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和更多的科研经费,就必须放弃培养合格医生的努力和投入,因为培养合格医生的中医教育,不可能在现行科学教育体制下获得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和更多的科研经费。


所以,中医院校在全国大学中的综合排名越靠前,离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就越远。


要让中医教育回到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就要改变对中医院校的评价方式,要让培养合格的医生成为中医院校的唯一评价标准。


其前提是中医教育能够脱离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其解决方案可以参照经济特区的模式,办成中医教育特区。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2

机 构


中医的核心内容并不多,并不需要庞大的教育机构,不适合办成独立的大学,在最好的综合大学中设立医学院的中医学部是最合适的选择。


现在的中医院校为了达到大学的规模要求,把其实只是一门课,只需要一个教研室的机构,硬行拆分成一个个学院,如针灸、中药等;


强行把一门课拆分成若干门课,如原来的一门针灸学,现在分成了经络学、输穴学、刺法学、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等。


把中医的内容弄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毫无体系可言。


除了把中医的课程进行无限的拆分之外,还增加很多与中医毫不相干的机构。


如管理、外语、法学、文学、甚至物流等学院,在现在的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机构和中医专业人员成了绝对的少数,在这样的综合大学中,中医变得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甚至很难感受到中医的气息。


中医教育机构要精简成学院的规模,下设教研室即可。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3

师 资


中医的师资首先要对中医有信念,是合格的医生;其次要热爱中医教育事业,要有教师的基本质素。


老师对中医有信念,是合格的医生,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医的疗效,对中医有信心。


合格医生的标准是,经过医院系统的临床训练,有独立临床的能力,有一定的病人群体,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在没有医保的医疗机构出诊,每个半天能有15个以上的病人。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则还不能进入中医老师的行列,要继续提高学术水平,提升临床能力。


中医老师还应具备老师的基本质素,比如言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板书的能力等;还要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甘为人梯的精神。


要具备专业水平和人格魄力,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中医,热爱中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医的能力和动力。


中医老师必须是合格的医生,但合格的医生不一定具备老师的能力。


中医老师,必须自己经历过中医的成才过程,并对自己成长过程进行总结;


中医老师还必须对历代名医的成长过程进行学习和总结,得出中医成才的共性规律,即要想成为合格的中医,必须学习的核心知识体系是什么;


中医老师还必须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能区分清楚哪些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哪些是理论工具,哪些是文化基础。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4

课 程


中医的课程设置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求明确。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考核的要求是必须全部背会。


重点课程:临床各科。考核的要求是基本概念要背会。


一般课程:各种选修、专题讲座。考核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考核方式可以是写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5

毕业标准


毕业标准就是医生标准,毕业就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能否毕业的硬指标是九门核心课程必须全部背会,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的一律不能毕业。


实践证明,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中医经典的功底,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生的。


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把基础打牢,出了校园以后是很难补回去的,现在中医的问题主要出在毕业标准的关没有把严,让没有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毕业,进入临床以后,没有经典的功底,没有记住中医的基本概念,没有中医思维能力,当然就不可能有疗效。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6

经典教育必须有要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中医经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不好经典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生,这是共识。现在的中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没有学好经典,这是现状。


为什么所有人都认为最重要的经典,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学好呢?


第一是现在的学生古代汉语水平不够,没有学习经典的能力。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繁体字和文言文,现在的学生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文言文,不懂音韵、训诂等。


第二是学生对经典的重要性没有感受。


学生没有临床经历,对中医并没有真正的信念,对经典的重要性只有耳闻,没有亲身感受。


第三是在社会普遍浮躁的环境下很难静下心来学经典。


学经典需要静下心来,要有面壁十年,寒窗苦读的意志,特别是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下,必须有钢铁意志才可能学好经典。


显然,对于经典,仅仅强调它们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把学习任务分解到周,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帮助、陪伴、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按计划坚持学完全部内容,通过这个严格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中医教育:该培养合格的医生,而非其他|“挽救中医”系列四

07

坚持院校教育的主体地位


因为中医的衰落,所以有人质疑中医的院校教育,认为是院校教育导致了中医的衰落,并且认为师承的模式更加适合中医,中医应该以师承为主。


一、师承并不是理想的模式


师徒相授,是人类早期的一种传承模式,但并不是理想的模式,特别是对医学而言,特别是对现在的医学而言,难以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出合格的医生。


因为医生需要的背景知识太多,专业知识太难,每一个作为师傅的医生,即使他是名医,其知识结构也不足以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医生。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学医的几十年间,虽然中西医的课程都上过,有的自己还下功夫钻研过,但对大多数的知识还只能停留在知道、了解、有些认识、有些体会的水平;


我只是对中医的核心知识体系算是比较熟悉,能说认识比较深刻的也只有《伤寒论》和肾病学,我能够满意地教给学生的也只有这两门课程,其他的课程我并没有能力教好。


显然,如果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把一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医生。


其实,中医的传承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除了我前面讲到的中医的理论不规范有关以外,还有就是教育上师徒相授的方式问题。


历史上好的医生并不多,而且这些好的医生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师承,更多的可能是与个人的天赋、情怀、努力有关。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可见,古代的中医传承也很糟糕,并且张仲景认为原因在于当时的医生“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也就是说师傅的知识结构和医术不全面,教出来的徒弟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医术。


因此,张仲景是通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显然,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并不能完全归功于他的师傅张伯祖。


叶天士为什么要跟十七个师傅学习,当然是因为一个师傅教的知识不全面,不够用。叶天士的医学成就也不能归功于他的第一个师傅。


现代的名医蒲辅周,曾经停诊三年,潜心攻读经典,一辈子手不释卷,坚持临床,兢兢业业。


试想,古今的医生,有几个能停诊三年,苦读经典?他的医学成就主要是自己志向和坚持。有多少能归功于师傅呢?


现代的另一位名医岳美中,根本就没有师傅,完全是自学成才,靠的主要是天资、勤奋和毅力。


可见,师承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效率是很低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所以在师徒相授的过程中,师傅要告诉徒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正是因为如此,近代有些名医开始办学校,就是要开展院校教育,如上海的丁甘仁、北京的孔伯华等。


历史上有些名医,虽然有名,但却并不能算是明白的医生,知识结构很偏,很不全面,比如刘完素。


如果刘完素能够接受院校教育,有《内经》的老师把他教明白了,有《伤寒论》的老师、有温病学的老师、有各家学说的老师,给他讲明白了,他应该就不会这么偏了。


二、中医衰落的原因不是院校教育


中医衰落的时间和中医开始院校教育的时间是重叠的,即从中医开始院校教育以来,中医的衰落就越来越严重了,二者看起来就是因果关系,即院校教育导致了中医的衰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中医开始衰落的时间要远早于开始院校教育的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以《黄帝内经》为标志,其成书在战国时期;中医临床治疗体系的形成,以《伤寒杂病论》为标志,其成书在东汉末年。


也就是说,中医发生的环境是战国、秦、汉,包括当时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世界观、方法论等等,在清代以前,这些因素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中医的传承虽然困难,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危机。


至晚清,由于政治腐败,科学技术落后,国力衰落,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同时带来文化上的西学东渐。


国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当时的仁人志士为了图存救亡,纷纷探讨亡国的原因和救国的途径,最终形成共识,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腐朽导致国家的没落,救国的途径就是废除中国腐朽的旧文化,引进西方先进的新文化,于是就有了被称为爱国的新文化运动。


由于被亡国的屈辱所激愤,新文化运动深得人心,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直到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是从制度上废除了旧文化,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全部是西方的新文化,195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全部接受的是西方新文化教育,不认识繁体字,读不懂文言文,同中国的旧文化彻底隔绝。


西方新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中就包括医疗卫生体系。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很完整,全覆盖,发展迅速,如果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是正常的,够用的。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不正常的地方,就是多出了一点点可有可无的中医。


也就是说,出生于距今约2000年的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医,其生存环境已然不复存在了,当时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世界观、方法论等等都没有了,即所谓时过境迁,物竞天择。


很多古生物都没有了,很多古代的学科、技术、艺术都没有了,很多民族的古医学也没有了,这没有可奇怪的地方,大家仅仅表示惋惜,有些甚至都不觉得惋惜。


恐龙没了,不奇怪;大熊猫快没了,也不奇怪;那么,中医没了就奇怪了吗?现在中医还只是衰落了,是不是就更加不奇怪了呢?


在中国,正在干中医的人,正在教中医的人,正在学中医的人,正在想学中医的人,他们接受是正宗的西方教育,绝大部分的人不懂音韵、训诂、古汉语语法、不认识繁体汉字,读不懂文言文,不知道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术数等,也就是学中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他们都没有,他们能学会中医吗?


在整个中医界,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没有学习经典的能力,没有真正学过经典,中医能不衰落吗?


可见,中医衰落开始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中医院校教育开始的时间,只是两者的时间看似重叠了而已。


第二,院校教育不仅不是导致中医衰落的原因,而且是阻止中医衰落的重要因素。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几十所中医院校,中医的结局会比现在好吗?


最起码从数量而言,中医的从业人数会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质量会比现在高吗?可能性也不大。


三、院校教育具有师承模式不可企及的优势


首先,院校教育可以将优秀的师资集中起来为学生授课,可以在学术上做到集大成,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当代各个学科最著名的学者,开阔思路,开阔眼界,避免产生张仲景所抨击的“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狭隘的门派观点,使张仲景“博采众方”、叶天士师从众多名师的成才途径变得容易。


其次,院校教育可以根据古今中外优秀医生的成长过程和所需的知识结构,制订系统全面的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机构,聘请各领域的优秀老师为学生授课。


再次,院校教育可以根据需求确定规模,提高培养效率,成批量的培养医生。


四、院校教育必然要包含师承模式


师承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举行了拜师仪式,以师徒相称的;一类是没有仪式,但有师徒相授的实质。在中医院校教育中这两类师承形式都广泛存在。


前者如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学院的梅国强先生是湖北中医学院的首届学生,同时也是湖北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洪子云先生的徒弟,和梅先生相似的例子是很多的;


再比如,我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很多本科生的导师,这是学校认定的,虽然不一定是师徒相称,但确实是师承模式。


后者就更多更普遍了,比如,我在读书期间、实习期间和工作以后,都跟过很多老师,我也特意拜访过很多名医,或者是侍诊抄方,或者是请教学问等,他们对我的学术和医术都有帮助,实质上都是我的师傅;


也有很多学生和医生来跟我侍诊抄方、来听我的课和讲座、来和我探讨学问等。


所以师承在院校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模式,当然也是有效的模式。也因此,院校教育必然包含师承,师承是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师承,是中医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医教育的最佳模式。


其实,早期的中医研究生教育就是院校教育和师承相结合的模式,也是成功的经验。


比如,我是1984级湖北中医学院伤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最好的老师给我们上四大经典课,学校的教学资源我们都可以用,除了导师对我们进行专门指导外,学校的老师我们都可以请教或跟诊,并且学校还给我们提供经费在全国游学近两月,我们拜访了很多有名的老师,这些对我们学术和医术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中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好方式,应该继续和加强,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医研究生教育方向偏离了培养合格医生的主题,需要进行纠正。


五、中医院校教育的问题是没有办好院校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中医教育存在问题,中医教育当然主要是中医院校教育。但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院校教育模式存在问题,问题是没有办好中医院校教育。


中医教育的问题广泛而复杂,本文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但我们要分清楚,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院校教育的模式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当然,大家也可以继续探讨,希望能找到中医教育更好的模式。


注: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中医学院   合格   中医   医生   师承   名医   师傅   数量   院校   目标   能力   模式   老师   经典   系列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