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雍履平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雍履平先生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验方要义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方名:润络熄风汤。


组成:生、熟地各30g,白芷10g,黄芪10g,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10g,柏子仁10g,肉苁蓉10g,火麻仁10g,白蒺藜10g,广地龙10g,桑椹子10g,鸡血藤30g,酸枣仁10g,茯神30g,僵蚕10g,蝉衣6g


功效:益精养血,润络熄风。


主治:脂溢性脱发。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或配丸服。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方病述略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脂溢性脱发,乃青壮年因皮脂腺机能亢进而致头部毛发或眉毛稀疏脱落的一种皮肤附属器疾病。


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遗传、病后体弱或产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皮脂腺活动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部油脂分泌突出,有时并伴额及鼻翼处油腻。若鳞屑多而厚痂明显,则属干燥型。


由于皮脂腺机能亢进产生皮脂溢岀或干燥鳞屑斑形成,使发根毛囊疏散松动,头发便逐渐脱落。大约每日超过生理性掉发100根以上,亦有不同程度瘙痒感。甚至出现早秃。


中医名之“发蛀脱发”。认为系因湿热上蒸或阴虚血弱所致的,以头发细软、稀疏、脱落,并有油腻,或为干燥的红黄色鱗屑斑,头皮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治疗一般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药物为主。


然而,实践表明,燥湿药不宜多用,因为燥湿药减少湿润,反可导致皮脂液分泌增多,于毛发生长不利。


过去,余曾喜用皂角刺加刺蒺藜,令患者水煎每日洗头,由于方法不适宜,每每适得其反,不能减少脱发,甚至反增加脱落。


此与用燥药和肥皂水洗头同出一理,常洗常刺激,使皮脂腺机能亢进愈发亢进;少洗头少用刺激性药物,使堆积之皮脂产生反压力,皮脂腺活动可逐渐减少,以至恢复正常。


由此悟出一个道理,发为血之余,血宜润养,血虚血燥易生风。故治疗本病,一要润络,二要熄风。


养血滋阴是谓“润”,精从气化,血化于精,补精益气亦为之“润”,气主经,血主络,通络活血血行风自灭。


于是,余取当归、桑椹子、鸡血藤、生地、火麻仁,养血滋阴以润络而长发;熟地、肉苁蓉、黄芪,补精益气以润络通脉而乌发;柏子仁、酸枣仁、茯神,养心气、润肾燥、宁神;川芎、赤芍、红花、地龙通络活血;白芷、白蒺藜祛风;蝉衣、僵蚕入肤搜风。


诸药组成润络熄风汤,共奏益精养血、润络熄风之功。以其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显著。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病案举例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润络熄风汤



李某某,男,45岁,干部。


素日头皮油脂分泌较多,1年来头发不断脱落,晨间梳洗尤甚,每日脱落大约200根以上,渐至头发稀疏而眉少。


询之因1年前工作换位,心情不遂,便觉头发易落,初不以为然,现有轻微瘙痒感,搔之有头皮屑粘指,额及鼻翼两侧油腻。腰酸乏力,心烦少寐。


脉涩,苔薄黄,舌红。诊为脂溢性脱发。证属血虚风扰。


方用润络熄风汤:生熟地、当归、赤芍、鸡血藤、茯神各30g,白芷、炙黄芪、红花、柏子仁、肉苁蓉、火麻仁、白蒺藜、广地龙、桑椹子、酸枣仁、僵蚕各10g,川芎、蝉衣各6g。


上方连服78剂,并以本方制丸继服3个月。嘱其少洗头,少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1年后追访,油脂减少,落发停止,已生新发,自觉症状消失。


按语:发为血之余,肝体藏血,肝用疏泄,肝之体用失调,亦可引起脱发。


本案患者,固然由于皮脂腺机能亢进,油脂分泌而致脱发,但心情不畅,肝失疏泄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故用药既宜柔润养肝体,又须柔和调肝用。经用养血滋阴并熄风重剂而重治,使阴血渐生,内风渐熄,外风去,肝之体柔用和;油脂分泌减少,发根毛囊紧密,脱发乃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验方治疗疑难病》,雍履平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熄风   地龙   火麻仁   僵蚕   鸡血藤   赤芍   肉苁蓉   燥湿   蒺藜   皮脂腺   滋阴   头发   油腻   油脂   养血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