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喉饮”,还你一把“不哑不燥”的好嗓子

雍履平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雍履平先生治疗慢性喉炎的经验方——爽喉饮。



“爽喉饮”,还你一把“不哑不燥”的好嗓子


验方要义



方名:爽喉饮。


组成:太子参30g,生地30g,怀山药30g,荆芥6g,连翘衣15g,桔梗6g,牛蒡子10g,射干6g,玄参15g,山豆根10g,胖大海10g,金果榄10g,蝉衣6g,僵蚕10g,广地龙10g,杏仁10g,升麻6g,木蝴蝶6g,甘草10g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喉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后期可制丸服。



“爽喉饮”,还你一把“不哑不燥”的好嗓子


方病述略



慢性喉炎,乃系以长期声嘶、喉干燥及有粘痰不易咳出为主的一种慢性喉部疾病。


其病因,多继发于急性喉炎,过度使用声带,不良外界环境刺激,烟酒过度以及全身和局部循环、代谢障碍等,皆为本病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声嘶,喉内不适,干燥、发痒、干咳,粘痰极难咳出。嘶哑时轻时重,多在疲劳和使用声带后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


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全部或部分喉粘膜(声带和杓状软骨间隙)呈慢性充血性增厚,有扩张小血管,或声带闭合不全,过度使用声带者,每在真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见芝麻大小表皮增生性小结节,左右对称、颜色白,即所谓“声带结节”。


详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和接触性溃疡四型:


单纯性慢性喉炎,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无光泽,呈淡红色或黯红色,表面有少许粘稠分泌物,或在声门间粘连成丝状;


肥厚性慢性喉炎,粘膜黯红,声带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不闭合,室带增厚掩盖部分声带;


萎缩性慢性喉炎,多继发于萎缩性鼻炎、咽炎或放疗后,喉粘膜干燥,无光泽,有干痂附着;


接触性溃疡,一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声帯突起处有浅表溃疡。


中医谓本病属“喉喑”、“久喑”范畴。认为因邪犯于喉,或脏腑虚弱,咽喉、声带失养,或气血瘀滞,痰浊凝聚于声门所致。以长期声嘶音哑、喉内不适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从生理言,喉以纳气而通于天,咽以纳食而通于地,会厌管乎其上以司开阖,唯其为心肺肝肾呼吸之门,饮食声音吐纳之道,其病声嘶音哑与会厌受累亦密切相关。


会厌又称“吸门”,覆于气管上口,发声则开,咽食则闭,故称之为“声音之门户”。而肺通会厌,为音之所由出,因肾脉夹舌本,故其根又在肾。


慢性喉炎之内虚,显然为肺阴肾阴先虚。从病理言,慢性喉炎之主症为“瘖”,然瘖有金实则瘖和金碎则哑之分,前者为实,后者为虚。


实者多为邪犯于肺或邪犯于喉,治疗或散、或清、或温,辨其性可放手投之;虚者因其阴虚而致痰热瘀滞或气血虚燥,治当养阴润燥,佐以清热化痰,或活血祛风。


再结合临床分析,本病并非暴瘖,乃属久瘖,暴瘖一般属于急性喉炎,无论清散温散,骤然投之犹可,而本病属于久瘖,用药则须慎重。


因久瘖既有外邪残余稽留未除,又有阴虚及其痰湿瘀毒热滞胶结不解,急不得,缓不得,急则伤阴耗气,缓则痼疾不除,唯有多因素兼顾。


论理,以滋养肺胃肾之阴为首务,但麦冬、五味、熟地之类又不能用,据徐灵胎的经验,认为用之反能补住肺中痰火更加重失音。


于是,余取生地、太子参、山药并以重剂滋养之,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清补之品,不仅与山药同用扶其脾虚和补其肺胃肾之阴不足,而且大可补气生津;生地又可清热凉血;


用连翘、金果榄、胖大海、玄参、射干、山豆根、升麻、甘草,重在清热解毒,其中金果榄兼其消肿止痛,山豆根、射干又可祛痰利喉,甘草益气去痰,升麻行瘀血,玄参解毒散结,


尤其胖大海一药多功,润肺治干咳,利喉治燥痛音哑,有云本品久服可致声带肥大,临床实践表明,并非如此,胖大海不仅配甘草、冰糖炖茶频饮治干咳失音,而且单用泡茶还可爽嗽豁痰,治金窒声嘶,唯久服多服有降压和致泻作用,由此引申亦可降压和治便秘;


又用荆芥、蝉衣、僵蚕、牛蒡子散风热,化瘀散结,解痉消肿;


加桔梗、杏仁理肺气一宣一降以除痰结;地龙和木蝴蝶一通一润,地龙通络清热熄风,木蝴蝶润肺舒肝和胃,治咽喉音哑。


诸药配伍,组成爽喉饮治疗慢性喉炎,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之效。



“爽喉饮”,还你一把“不哑不燥”的好嗓子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34岁,农民。


声音嘶哑伴喉部不适时轻时重3年余。


有吸烟史和急性喉炎史。时感喉咽干燥,发痒呛咳、咯痰少而不爽,音哑多在下午加重。


曾经某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为慢性喉炎,服中西药及口腔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时好时差,近来因淋雨感冒,咳嗽、声哑加重,并增咽痛。


诊脉浮数,舌红少苔,头昏鼻塞,不发热。查喉咽部粘膜充血,诊为慢性喉炎急性感染发作,初拟桑菊饮化裁以疏散风热。


处方:薄荷(后下)、蝉衣、甘草各6g,连翘衣15g,辛夷(布包)、杭菊花、玄参、杏仁、桑叶各10g


服药5剂后,头昏、咽痛、鼻塞已除,声哑未减,查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色黯红,表面粘附少量痰液,脉转细涩,薄黄苔,舌红。改用爽喉饮,从单纯性慢性喉炎治疗。


药用:太子参、生地、怀山药各30g,荆芥、桔梗、射干、蝉衣、升麻、木蝴蝶各6g,连翘衣、玄参各15g,牛蒡子、山豆根、胖大海、金果榄、僵蚕、广地龙、杏仁、甘草各10g


上方先后加减共服40余剂,并以原方制丸续服。经4个多月的治疗,发音基本正常,炎症亦消退。随访1年,病愈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喉炎之起,可能内因吸烟刺激,外因风邪入侵,内外相合,郁热化火,肺胃阴伤,久久血滞瘀生,气钝痰凝,迫结于喉,胶瑟不解,以致声哑延绵。爽喉饮在于滋阴补虚与祛邪泻实两用,虚实并治,消益兼投,故病愈而无贻患。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验方治疗疑难病》,雍履平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地龙   僵蚕   山豆根   射干   太子参   会厌   升麻   玄参   喉炎   胖大海   连翘   生地   粘膜   甘草   声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