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黄芪”的三要素及经典剂量

黄煌 肖相如频道

导读:黄煌先生从体型、食欲、服药时长、药物剂量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对黄芪的认识,一起学习一下。


01


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


本人临床发现,凡适用黄芪者,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黯,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神采;


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笔者称之为“黄芪腹”;


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荣人”,本人则称之为“黄芪体质”。


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对于黄芪与体型的问题,朱丹溪也有相同经验,他说:“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宜以三拗汤泻之。”


02


能食而无力是黄芪证的特点之一。


能食,不仅指有食欲,而且指进食以后,腹部无疼痛胀满感,但是就是全身乏力,或肌肉依然松弛,而且营养状况不佳。


能食,还指易于饥饿,稍饿即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甚至冷汗淋漓,心慌心悸。


如果食欲不振,或者腹胀腹痛者,都不能使用黄芪。


使用“黄芪”的三要素及经典剂量


03


黄芪需多服久服方能见效,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


岳美中先生经验:黄芪用于偏瘫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显。”


黄芪临床用量,以10~30克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克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医孙泽民先生用黄芪量至500克。


但黄芪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要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04


张仲景用黄芪有3个剂量段:


大量(五两),治疗水气、黄汗、浮肿;


中量(三两),治疗风痹,身体不仁;


小量(一两半),治疗虚劳不足。


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0克;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克;用于强壮补虚,可用15~30克。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药证与经方——常用中药与经典配方的应用经验解说》,黄煌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6。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使用“黄芪”的三要素及经典剂量


使用“黄芪”的三要素及经典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黄芪   咳喘   剂量   虚劳   金匮要略   腹壁   中老年   用量   体型   食欲   体质   称之为   肌肉   疼痛   三要素   经验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