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代糖?常用的都有哪些种类?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吃甜的食物,又不想让过多糖分摄入带来健康的负面影响,代糖食品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最长接触到的代糖类食品还是饮料,尤其是很多厂家推出的0糖0卡0脂类饮料,大多都是使用了代糖。

代糖的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天然类和人工合成类:

天然:

甜菊糖(Stevia sugar):甜菊糖亦称甜菊糖苷,其成分的提取是通过将其干叶浸泡在水中,过滤将液体与 叶、茎分离,进一步利用水或食品级酒精进行提纯 —— 完全传统的植物提取方法。它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经大量科学实验及他国长期食用历史证明,甜菊糖苷无毒无副作用,无致癌物,食用安全,是一种可替代蔗糖非常理想的甜味剂。不会影响血糖水平或干扰胰岛素,可以给糖尿病人在预算总摄入热量方面提供更多灵活选择,并有助于控制体重。无论怎样摄入甜叶菊提物,对GI 没有影响。

什么是代糖?常用的都有哪些种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为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4毫克。

人工合成:

食用后不产生热量的代糖,又称为“人工甜味剂”。由于供应稳定,价格较低且甜度高,因此广受食品加工业的喜爱,目前市面上亦有几种常见的产品。 [2]

蔗糖素(Sucralose):一九七六年被发现,由英国泰莱公司(Tate & Lyl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甜味剂。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原始商标名称为善品糖(Splenda),甜度可达蔗糖600倍,蔗糖素甜味剂在水中的增甜系数比食糖高出约750至500倍不等。。这种甜味剂具有无能量,甜度高,甜味纯正,高度安全等特点。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甜味特性十分类似蔗糖,没有任何苦后味;无热量,不龋齿,稳定性好,尤其在水溶液中特别稳定。尽管蔗糖素是从砂糖制得的,但由于它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增加卡路里。经过检查了110多项动物及人体研究,FDA于1988年批准蔗糖素可以被用于15类食品,包括作为餐桌上的甜味剂以及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和果冻等食品。

在一些食物体系中,使用蔗糖素甜味剂取代部分糖类甜味的产品,与其全卡路里的同类产品并无分别。三氯蔗糖食用量为日公斤体重可食用 0 ~15 毫克永久“ 日常可食用添加剂 ”

糖精(Saccharin):这是最早(一八七九年)发现的人工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三百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对热稳定且价格便宜,但因食用后有苦味,所以在甜精(cyclamate)问世后,便以一比十的型式混合(糖精一,甜精十)出售,此后糖精才被广泛使用。至于毒性试验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糖精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世界上有八十多国准用糖精,包括中国和美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为小孩每天不超过五百毫克,大人不超过一千毫克。

什么是代糖?常用的都有哪些种类?

甜蜜素、甜精(Cyclamate):一九三七年被发现,并且广泛地使用于1950年至1970年间,甜度为蔗糖的三十倍左右。在一些研中曾发现甜精虽无致癌性但可能为癌促进剂(Cancer promoters),因此美国于1970年八月全面禁用,但是联合国的国际卫生组织(WHO)及欧洲共同市场都认为它是是安全食品添加物。世界上有包括等四十多国准许用。每日的允许摄取量每公斤体重十一毫克。

阿斯巴甜(Aspartame):一九六五年美国的化学家在合成缩氨酸时意外地发现。它是由天门冬胺酸(L-aspartic acid)和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所构成的二肽,甜味是蔗糖的150~200倍。阿斯巴甜无苦味,甜度高,但对热不稳定,高温下甜味会消失,因此无法用于烘焙食品,目前广泛使用于糖果或低热量饮料中。一般每罐低热量饮料中阿斯巴甜的用量大约是一百八十毫克(即180mg/355ml),由于阿斯巴甜甜度很高,故用量极少,虽然会产生热量,但热量可忽略不计。阿斯巴甜历经200余次科学试验,被证明是食用非常安全的低热量甜味剂。该甜味剂已有20余年的使用历史,在全球多个国家中获准使用。经过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其安全性的全面检测,再次证实了阿斯巴甜的食用安全性。但是,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因此不适合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PKU,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些患者天生不能代谢苯丙酮)的患者使用,否则会造成智能不足。FDA的每日允许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五十毫克,欧洲则每公斤体重二十毫克。

什么是代糖?常用的都有哪些种类?

因为代糖的甜度实在太高了,只要用极少的量就会很甜(例如可能0.0X公克),为了方便使用,会在其中添加麦芽糊精等当增量剂,因此,在使用时仍会吃到一些热量。

但即使食物上标注“无糖”而大量进食,也是会摄取过高的卡路里的。所以,想通过吃代糖食物而减肥的人,如果不进行限制性的热量摄取,是不可能达到减肥效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糖食   糖精   蔗糖   丙酮   糖类   欧洲   甜味   美国   热量   体重   种类   饮料   常用   稳定   发现   食品   甜味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