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 | 什么是糖尿病?

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糖类)后,经分解,就会产生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称为血糖。


糖尿病科普 | 什么是糖尿病?


血糖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热量来源。


血糖值就是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数值。


用餐后,血液中的血糖量就会增加,人体活动时,血糖被当做热量消耗后就会减少,到再用餐后,血糖量再度上升,如此反复地上升与下降。

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值的上升与下降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超出这个范围,就是糖尿病。


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血糖主要由三条途径获得:

(1)饭后从饮食中摄取的糖类,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2)空腹时从储存的肝糖原、肌糖原中分解补充;

(3)蛋白质、脂肪通过机体的转化作用,转变成游离的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糖尿病科普 |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大致可分为: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0%。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糖尿病科普 | 什么是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


妊娠糖尿病


女性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被称为妊娠糖尿病。有的患者在分娩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也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龄产妇人群更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碳水化合物   肝糖   糖尿病   糖原   胰岛素   糖类   葡萄糖   血糖   热量   分解   糖尿病患者   体内   患者   血液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