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痰湿不用慌,《韩氏医通》有妙方

有一本比较小众的古代中医书,叫作《韩氏医通》

体内痰湿不用慌,《韩氏医通》有妙方

老韩上大学的时候,买不起昂贵的中医书,就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图书馆手抄了整整一本。不过,毕业的时候,因为书太多,忙乱的过程中丢失了,甚为遗憾!

之所以对《韩氏医通》感兴趣的原因,说起来不免让人发笑:因为古代的名医当中,姓韩的太少了,韩愗算是一个,老韩自然对这个本家多关注了一些。

《韩氏医通》在刚刚写成的时候,韩愗好几次还想把它烧掉,幸亏在其兄长的规劝下才保留了下来。尽管如此,韩愗一直谦虚地认为,再好的文笔也不能写尽天地自然的造化之能。所以在书中的序言里写道:“人有定寿,医善折之,圣智不能加多也。病有气机,医每失之,造化不容有凿也。

虽然《韩氏医通》本书相对小众,在古代中医典籍里也往往不受重视,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却也不能掩盖它的光芒!

因为,有一个现在应用极广的小方子,就是韩愗的杰作,那就是——三子养亲汤!

之前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让老韩讲讲怎么样才能祛除体内的痰湿。痰湿,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了广泛性的问题,这一点从平均体重的逐年增加就可见一斑。痰湿积聚在体内,造成了若干健康问题:在脾胃,则为肥胖、腹胀、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在心肺,则为咳嗽、哮喘、胸痹、心悸等;在四肢,则为脂肪瘤、痛风、关节疼痛等;甚至,还能引起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带下病、湿疹等多种疾病。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痰湿就像输水管道里的油污,正因为它阻塞了管道,才导致的下游的缺水。如果不去除这些油污,即使增加再多的水,也不能改变下游的缺水状况。这也正是很多时候,我们自我感觉身体虚弱,可吃了大量的补药却不管用的原因所在。那是因为,痰湿之邪堵塞了经络、脏腑、血管,使营养物质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运输、转化,吃再多的好东西也只能是隔山打牛、隔靴搔痒!

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卷下•方诀无隐章第八》,原文是这样的:

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萝卜子(主食痞兼痰)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苏子,也就是紫苏的种子,可以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白芥子,即芥菜的种子,可以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药品化义》里说:“白芥子通行甚锐,专开痰结,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

莱菔子,也就是萝卜子,可以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体内痰湿不用慌,《韩氏医通》有妙方

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曾经这样评价这个方子:“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则味苦辣。若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

这个方子,药味少,力道专,服用方便,凡痰湿为病者,皆可服用。冬天来了,放下烟酒肉茶,生绢小袋,煮上一壶三子养亲汤,上可侍奉双亲,下可育健儿女,中可调理自身,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加多   李时珍   医书   紫苏   芥子   小袋   方子   小众   油污   妙方   典籍   主食   造化   下游   萝卜   体内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