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外出就餐,常被称为“下馆子”,通常被视为是一种“吃好吃的”的享受行为。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但是,有研究证据表明,经常下馆子与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现在,来自美国爱荷华州大学大学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经常下馆子甚至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者分析了参加199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35084位20岁及以上成年人面对面家庭访谈问卷调查表中的数据。

调查中,受访者报告了他们包括下馆子频率在内的饮食习惯。

研究人员对受访者随访期间的饮食习惯和死亡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总共291475人年的随访期间,发生了2781例死亡,其中包括511例心血管疾病和638例癌症死亡。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族裔,社会经济地位,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体重指数等多重相关因素后,与经常在家吃饭(平均每周下馆子次数少于1次)相比,经常下馆子((每天下馆子2餐或以上)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

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与先前经常下馆子增加一些慢性病风险的研究结果一致,经常下馆子与全因死亡率增加风险显着相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风险增加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简单来说就是,经常下馆子的人更容易早死。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

我们知道,不健康饮食是导致全球疾病和死亡最大的危险因素。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尽管有些餐馆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食物,但总体上讲,馆子(尤其是快餐连锁店)中的饮食质量通常较低。

研究证据表明,下馆子往往吃的是能量密度,脂肪和食盐(钠)含量较高,但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保护性营养素含量较低的食物。

就是说,下馆子往往等同于吃垃圾食物。

这也就难怪经常下馆子的人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更高,并更容易早死。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餐馆数量迅猛增加,人们下馆子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据美国农业部的一项评估,1977-1978年美国人每天从下馆子进餐中获取每日能量需求的的17%,到2011-2012年这一数据整整翻了一番达到了34%。

同时,饭店数量的增长,饭店业销售额的快速增加,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人们下馆子频率的增加。

现在的人们总在抱怨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年轻的年龄就“无缘无故”地患上诸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甚至早死。

岂不知,这些健康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与越来越严重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比如,下馆子吃垃圾食品。

经常下馆子容易早死?

现在所有健康饮食指南中都会强调应该尽可能在家自己做饭吃,避免外出下馆子,是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饮食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馆子   受访者   死亡率   相关性   美国   癌症   糖尿病   证据   心血管疾病   频率   食物   因素   饮食   疾病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