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怎样的高度才能看清北交所将来应有的模样?

站在怎样的高度才能看清北交所将来应有的模样?

#北交所会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吗#

9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如何解读消息呢?

首先,我们要看这一消息的发布方式,是由最高层亲自直接对外公开宣布,而不是借由像央视晚7点新闻联播这样的渠道间接发布,仅此一条就可可以突显此消息的重磅性质。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即将设立的北交所在国家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上的江湖地位。

我们知道,我国已经有2个证券交易所,那就是设立于1990年的上交所和深交所。到今天,这一对孪生兄弟都已经步入而立之年,此时,国家宣布设立第三个证券交易所,意味着什么呢?

打个比方说,一对越来越强壮和富余、并拥有一双进入成年期双胞胎兄弟的夫妻,顺应国家政策,宣布成功孕育了第三胎一样,这个三宝极大概率成为该夫妻的最后一个孩子,用江湖话说势必成为“关门弟子”。

可以想见,这个三宝势必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得到非同一般的营养和资源,必然是迅速发育、成长、壮大。

大概率上会出现营养过剩,在生命早期产生“虚胖”现象。

从功能定位上来说,大大说得很明白,就是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个主阵地将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从规模上来说,很多人机械地理解“平移新三板精选层”这句话,认为市场规模必然很是有限,首期最多不过66家中小型上市公司。

这种理解就太狭隘了。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显而易见,北交所将是落实国家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普惠性金融扶持策略主要阵地。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目前已突破4000万户,其中的佼佼者都将是北交所未来的潜在挂牌和上市的“潜力股”。

就新三板存量而言,最高挂牌家数超过13000家,目前仍有7300多家。

至于首批上市的企业家数,也不限于目前精选层的66家。

根据证监会最新发布的消息,在筹备期间,将加快创新层升级精选层的步伐,将有更多创新层企业通过进入精选层,赶上北交所上市的头啖汤。

至于上市形式,“平移新三板精选层”并非直接把精选层的企业照搬上市,而是也需要经过IPO发行,然后上市。

至于上市方式,已经发布的政策也说得明白,就是继续试点注册制,在注册制框架下,经过新股发行程序上市。

就注册制而言,纵观国内三大交易所,只有未来的京交所具备实行全面注册制的深厚基础。

因为从上市企业未来的“出路”看,只有作为北交所基础的新三板才具备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即未来京交所上市企业的完善的可以实现升降级的市场构架,从基础层挂牌,升级创新层,到实现上市的升级和降级,乃至最终撤出挂牌都可以在北交所内部消化完成。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北交所也可能会设立类似上上交所的科创板、深交所的创业板的“创新版”,实现未来优质公司转版的完全性内部消化。

这样,北交所在未来将会真正建成为全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展示、融资和实现资本市场升降级的最为完善的市场。

将来会有数万甚至十数万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基础层挂牌,有数千家甚至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并有更多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公众上市公司。

基于这种设想,北交所未来的规模极大可能不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之下。

有了这一基础认识,再来看看北交所设立对全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不言而喻,北交所的设立将极大利好创投资本和企业的发展,给风投资本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机制和途径,让孵化性创投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资本市场上,这将对创投资本和企业构成极大的利好。

但是,对创投的利好毕竟只能是“一锤子”,最多是几锤子的买卖。

长期而言,北交所的设立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深沪交易所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成深沪京三足鼎立的局面。

资本市场上,这将对券商构成长期巨大利好。

因为,北交所的设立将给券商,尤其是抢先占领新三板业务的那些“先知先觉”的券商带来巨大的增量业务。

而这个巨大目前尚无法估量到底有多大。

这种新的增量首先体现在投行业务上。

证监会发布的信息看,基本北交所首批上市资格的企业除了平移精选层外,需要从在创新层上市满一年的企业中遴选。

假设北交所在未来2、3年内实现2、3百家企业上市,其中的绝大部分将来自于目前几百家的创新层企业。

这样,在目前的创新层储备丰富的券商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极大的投行业务增量。

这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投行业务来说,势必是未来数年券商重新洗牌的唯一时机。

终于随着北交所上市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者队伍的壮大,由此给券商带来的经纪、资产管理、证券自营、投资咨询和财务顾问等业务则对所有的券商构成长期利好。

最后,北交所的设立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将极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经发展除了东西不平衡外,南北差距更为突出,以东北为代表,包括华北甚至累及山东的广大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极大落后于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地区。

数十年来,尽管国家相继推出了涉及滨海新区、天津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东北振兴和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战略,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北方经济活力不足的的问题。

北交所的设立势必更有利于方便北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激活北方经济的活力,推动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推动全国共同富裕的实现。

综上分析可见,目前多数人对北交所设立的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市场反应也远远不够热烈。

简单来说,北交所设立的意义和影响即使不及深圳和浦东特区,至少也等同于30年前沪深交易所的设立,站在这个高度,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京交所的真正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深交所   增量   券商   利好   资本市场   交易所   中小企业   模样   将来   高度   消息   未来   业务   基础   国家   经济   全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