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43岁的刘先生,是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为了谈生意,几乎每天都会徘徊在各大酒场,并且还喜嗜吸烟,刘先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年的烟史了,家里人一直劝戒烟,自己还不以为然;这不,前段时间身体出现了问题。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最近,刘先生总是觉得自己浑身乏力,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冒冷汗,腹部疼厉害,并且吃饭也大不如之前,体重也在下降;于是到医院做了全身体检,胸部CT检查发现,刘先生的左半边的肺长了约2.2cm的磨玻璃结节,并且周围还有毛刺、不规则,若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很有可能会发展为肺癌。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刘先生听闻自己肺部有结节,当时脸色大变,一时不敢相信!后来,医生了解了刘先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得知,经常抽烟喝酒,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都会引发肺结节,若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会发展为肺癌。

医生还提醒:除了抽烟喝酒外,以下2种行为也容易引发肺结节,千万当心!

1、不爱运动

若平时缺乏运动,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热量,就会堆积在我们体内,会导致身体肥胖,因此肺部受到上挤压呼吸就会变得困难,再加上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所以肺部会受到感染,损害肺部健康,发生肺结节等肺部问题。

2、长期熬夜

熬夜成了目前社会的一种常态,熬夜工作、玩手机等,晚上睡眠好,器官会得到休息,白天才能正常的运转;若经常熬夜,器官处于高负荷工作中,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肺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结节就容易出现。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若干不好,身体这几种症状很明显:

1、咳嗽痰多。肺部手上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机制,常见的症状就是咳血,尤其是晚上程度加重。

2、食欲不振。肺是后天获得阳气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当肺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体内的阳气,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3、痰中带血。肺部受损,在剧烈咳嗽的时候,会导致毛绒血管受到损伤,继而引发破裂。

4、夜间盗汗。晚上睡觉总是出虚汗和盗汗的现象。

5、胸闷、气急。有时在呼吸的时候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状况。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刘先生了解了自身的情况,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刘先生谨遵医生的建议,强化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再加上找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咨询,慢慢的身体逐渐变好了,半年后刘先生再次来到医院做复查随访,这次检查结果让人意外,结节缩小了,现在已经缩到了1.3cm,并且肺部也慢慢变的更健康了,真个人看起来非常有精神;医生得知了刘先生的消结的方法,都连连称赞,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第一,补充养肺营养物

刘先生每天都会补充一些养肺的营养物,如维生素E、麦芽硒、胡萝卜素等,这些营养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能够维持肺部细胞活性和繁殖,以及降低肺部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肺结节。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含有维生素E、麦芽硒和胡萝卜素的营养物,三效合一,还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毒和细菌的作用,还可以很好的清除肺部的介质,进而改善肺部功能。因此,想要更好的消散郁结,促进肺部功能健康,在日常可以补充一些,三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第二,坚持运动

刘先生之前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运动的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清除结节,每天都会坚持做运动,运动时间都会坚持30分钟左右。坚持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能力,排出体内毒素,且还会增强心肺功能,维持肺部细胞活性。

43岁男子养肺半年,肺结节从2.2缩小到1.3,医生:方法值得学习

第三,戒烟戒酒

刘先生在刚查出自己得了肺结节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戒烟戒酒,在这过程中虽然非常的艰难,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它坚持了下来,已经把烟给戒掉了,但是酒每天还会喝一两杯,毕竟有应酬是混不过去的,但已经非常的节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医生   都会   阳气   可能会   食欲不振   胡萝卜素   肺部   麦芽   肺癌   胸闷   器官   饮食习惯   体内   营养   身体   男子   半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