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秋伤与湿?

入秋之后就是基本上算是凉快了,一般凉快就是早晚身上不那么发黏了,但是热度还应该是有的,饮食上还要调理要注意,不能寒性的西瓜、凉水一个劲喝,这样呢将来真是生了湿,完了之后冬天咳嗽。

伤湿,即被湿邪所伤。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或由于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等失调,导致产生了湿邪这种病理产物,阻滞与机体,影响气机。

为何会,秋伤与湿?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湿邪分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湿性重浊:沉重感及附着难移,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

湿性黏滞:症状一是黏滞性,二是缠绵性。

为何会,秋伤与湿?

湿性趋下:多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都以下肢发病为常见。

长夏也就是夏秋之交时,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湿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也是湿邪最易致病的季节。

为何会,秋伤与湿?

日常生活中伤湿的情况,如女性在经期、坐月子等期间,如果不多加注意,生活居住在潮湿的环境,则容易有白带异常、汗出较多等湿邪为病的情况;如果老年人年高体弱,不加注意,则可能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活动不利等湿邪为病的情况。

中医讲,秋伤于湿、冬伤于咳嗽,秋天的时候尽量注意点,太凉了不好,最终具体情况还是要辩证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长夏   居处   脏腑   脚气   入秋   白带   作业   湿气   下肢   水肿   潮湿   沉重   季节   情况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