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提起元宵节,我们想到的恐怕只有吃汤圆(元宵)、观花灯、猜灯谜。

其实古人的元宵节过得十分丰富,很多有趣的习俗流传到现在已经消失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那些鲜为人知的“元宵秘史”吧!

人戴兽面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在古代,每年正月十五之夜,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敲锣打鼓,响声震天,火把、蜡烛照亮大地。人人戴着野兽面具,男扮女装,歌伎戏子、杂耍子弟,奇形怪状。

另外,元宵节还是古代情人节。这一天,在家憋了一年的大家闺秀们都会出来,而风流才子们更不会缺席,这就给这些年轻男女创造了擦出爱情火花的机会。

花灯在处如人好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提到元宵就不得不提佛教。汉明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亲自下旨,每年正月十五要在宫中和寺庙燃灯表佛以示尊敬。

随着佛教的盛行,元宵也渐渐变成了元宵节,而燃灯表佛也变成了赏花灯这项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

以绢灯剪写诗词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香车宝辇隘通衢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元宵节还是治病和求子的医疗大会,当时的妇女每到元宵节都会过桥摸钉。

过桥又叫走百病,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女子很少出门,在元宵节这一天借着节日的气氛,可以去很远的地方。而摸钉也就是摸门钉,这是因为“钉”谐音“”丁,也有添丁之意,寓意家中人丁兴旺。

羞逐乡人赛紫姑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在古代元宵节的女性活动中,以“迎紫姑”最为神秘,迎紫姑即“卜紫姑”,利用所谓的紫姑神预测。紫姑,又称紫姑女。

紫姑的原型说法不一,一说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她被皇后吕雉虐杀于厕所里。据《显异录》记载,因紫姑被害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

元宵节=偷菜节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这一天,大家都对“偷”有宽容的态度,作为古代闹元宵的娱乐之一。

偷的物品里,“偷青”尤为盛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偷菜。除了偷菜,还偷别的东西,比如偷灯。

有女子婚后三年不育的,元宵节就上街去偷灯吃,一般偷刘姓和戴姓的,“刘”“留”、“戴”“带”,取其谐音,意为“留住孩子”,“带上孩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民间流传着一个元宵节之夜张灯结彩的神话;传说人们远古时追打凶禽猛兽时,打死了玉帝的一只神鹅,玉帝传旨要在正月十五前后将人间的人兽财产化为灰烬,以解心头之恨。

玉帝的丫环与人间凡人便想出了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烧火花、花炮的办法。

桂花香馅裹胡桃

偷菜、摸钉,走百病,看古人如何花式“闹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玉帝   过桥   临安   蒸食   佛教   都会   张灯结彩   南宋   谐音   汤圆   元宵节   习俗   古人   火花   古代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