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复方甘草合剂这些知识,真的不能随便用!

复方甘草合剂,相信大家太熟悉了!它是一种止咳化痰的药物,许多家庭都把它作为常规的家庭备用药。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中药,祛痰、镇咳效果较好,加之购买非常方便,价格也非常低廉,深受大家的喜爱。然而,尽管该复方制剂是中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复方甘草合剂假如用的不对,依然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今天,就来聊聊关于复方甘草合剂的话题。

不了解复方甘草合剂这些知识,真的不能随便用!

复方甘草合剂

复方甘草合剂即然是复方,一定是几种成分的组合。我们来看看复方甘草合剂的主要成分:甘草流浸膏、复发樟脑酊、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水、甘油和乙醇。不同成分功效还是存在差异的。

其中,甘草流浸膏可以在发炎的咽喉部形成薄膜,覆盖感觉神经末梢的感受器,这就减少了炎症对粘膜的刺激,启动镇咳的作用。但由于其存在于咽喉部的停留时间很短,单独使用镇咳作用较为弱。

复方樟脑酊也是复方制剂,它由樟脑、阿片酊、苯甲酸和八角茴香油等组成。具有药效的主要为樟脑和阿片酊。樟脑具有祛痰作用,阿片酊主要作用是抑制脑部延髓的咳嗽中枢,具有强烈的镇咳作用。

愈创木酚甘油醚则是一类祛痰药,它可以促进支气管液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粘稠度而产生祛痰作用,与此同时,愈创木酚甘油醚尚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具有弱平喘作用。当然,不要忘记作为辅料的甘油、氨水和乙醇,它们可以保持制剂的稳定,防止沉淀的生成和析出。此外氨水虽为辅料,也有稀释痰液的弱祛痰作用。

不了解复方甘草合剂这些知识,真的不能随便用!

复方甘草合剂-多种成分组合

复发甘草合剂具有很好的镇咳祛痰作用,但由于成分多样,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我们来看看:

1 升高血压作用:其中的甘草流浸膏有类似于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一种激素-醛固酮的作用,而醛固酮具有减少水和钠排出的作用,这一作用可以使血压升高。此外樟脑也有升压的作用。有文献报道过服用复发甘草合剂出现高血压危象的病例!因此,对于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服用复方甘草合剂必须对血压进行监控;即使是健康人群,服用复方甘草合剂也会因血压的升高出现头晕头痛的状况;

2 升高血糖作用:复方甘草合剂有甜味,许多人认为其中含糖,因此具有升血糖作用。此镇咳药可以升血糖不假,但并非是其含有糖分,而是其中甘草流浸膏中的甘草酸具有糖皮质激素作用,我们知道,糖皮质激素是可以升高血糖的!因此服用该止咳药物必须加强血糖的检测,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当然,一般来说,服用3-5天还是安全的。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该口服液不宜超过1周

3 加重心脏的负担:前面已经谈过,复方甘草合剂中的甘草酸具有醛固酮的作用,它可以增加水和钠的储留,这不仅提高血压,同时加大心脏负担。因此对于心脏病患者必须慎用。此外,甘草酸还有增加钾排出的作用,而低血钾对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脏功能不全药物)时特别小心会造成洋地黄中毒。再次提醒:复发甘草合剂对于心脏功能不全者使用时特别要小心

4 诱发和加重消化系统疾病:复发甘草合剂有多种成分会对胃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甘草酸会增加胃酸分泌,抑制胃粘液的分泌,降低胃粘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可能会加重和诱发胃炎和胃溃疡;愈创木酚甘油醚可直接造成胃粘膜损伤;氨水对胃粘膜也有刺激作用。一句话:胃溃疡病人不赞成使用复方甘草合剂

5 不宜推荐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使用:复方甘草合剂中的阿片酊具有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尤其长期使用会有成瘾性,因此不推荐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使用。

6 服用该药的患者应该禁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这是因为头孢类、甲硝唑等会抑制肝脏中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而酒精中的乙醇在体内氧化成为乙醛后需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醛脱氢酶活性下降必然导致身体中乙醛的增加。体内过多的乙醛出现的症状类似于醉酒:全身潮红、恶性呕吐、心慌等。附带说一句,由于复方甘草合剂中酒精的含量,服用该药后不要驾车哦

总之,尽管复方甘草合剂是我国化学合成最早、生产企业最多的止咳复方制剂,尽管许多人都知道这个药,但真正完全了解它的人并不多。因此,服用此药之前,充分地了解这个药还是十分必要的。欢迎关注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每天都有新知识。


不了解复方甘草合剂这些知识,真的不能随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合剂   甲硝唑   甘草   复方   阿片   乙醛   浸膏   氨水   樟脑   甘油   血糖   制剂   血压   成分   随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